“對于半導體行業的未來,業界其實一直有很清晰的判斷,畢竟摩爾先生的金口玉牙在那里——未來的核心技術應該是光刻設備。”
林本堅便笑了起來,深以為然。
“但我們的判斷要更精確,或者說更細節一些,我們認為,未來的制程技術難點會在光源部分,或者說具體點是在微影部分。”蘇遠山抿了一口咖啡,重新望向林本堅:“這便是為什么我們會選擇收購領創。”
林本堅慢慢陷入沉思。
雖然一直沉醉于技術,但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只要是搞半導體的,是一定會知道遠芯和星海的。
而當星海創投代表遠芯和他接觸之后,他又仔細去搜集了遠芯的資料。
然后他便發現,遠芯崛起后一直沒有吃過敗仗。
而且雖然看似全靠運氣,但運氣的背后,從來都是由技術推動的。
這就很可怕了——這意味著他們好像永遠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而現在,蘇遠山說,他們判斷未來半導體領域的制程關鍵節點會是在微影技術——也就是他所擅長的領域。
“其實我也認為,未來的難點是在微影技術。”林本堅慢慢說道:“但目前,似乎很多人并不愿意相信,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為只要造出了DUV就行。我也是負責過DUV的,因此我知道,DUV終究也是有極限的。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把有極限的深紫外光線壓到到極限,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們的認識是一致的。”蘇遠山笑著道:“現目前,雖然光源技術在西邊走得較快,但微影技術主要還是集中在霓國那邊。因此……林先生,我希望你能接受我的建議,讓我們為共同的認識努力。”
林本堅再次沉默,幾秒后他突然問道:“內地呢?你為什么不在內地投資?”
“……內地沒有您這樣的專家啊。”蘇遠山一口氣嘆得情真意切。
林本堅立刻擺手,甚至有些羞怯:“不敢當,不敢當。”
蘇遠山笑著道:“當得,林先生,我們是不是該聊一聊領創的價值了?”
林本堅深深地看了蘇遠山一眼,最終慢慢點頭。
*
*
和林本堅揮手告別后,蘇遠山和秦思回到車上。
系好安全帶,秦思卻沒有忙著發動汽車,而是偏頭望著已經調好座椅準備以舒適的姿勢小憩一會的蘇遠山。
“秦思姐,我臉上沒長花。”蘇遠山余光感覺到秦思在看自己,也側臉笑了笑。
“領創值那么多錢嗎?”秦思很不解。
林本堅只不過花了五百萬美金創立領創,現在一年時間,蘇遠山直接給他翻了十倍。
五千萬美元,在此時的硅谷,已經可以干很大的事業了。
“領創不值錢,林本堅值錢。”
這下秦思就更不解了,頓了頓道:“我不是……對老年人有意見。但一個五十出頭的老爺子……就算干到七十歲,也……”
聽著秦思期期艾艾的“歧視”,蘇遠山便呵呵笑了起來。
他知道秦思這是受到硅谷一干活力十足的年輕人和年輕企業的影響,導致了她對年齡和技術的理解偏差。
想了想后,蘇遠山很認真地道:“秦思姐,你的說法,在純科學領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特別越是比拼智力的領域越是如此。這么多諾獎獲得者,大部分的貢獻都是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做出的。”
“數學領域更過分,絕大部分數學大牛的成就都是35歲之前搞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