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遠山平時更是,從來都是吃食堂,而且穿衣很沒品位,地攤上的衣服都隨便買之類……
聽得張汝金哈哈大笑。
作為一個清教徒似的基督徒,他很喜歡蘇遠山這種毫不奢侈的生活態度。(注:《張汝京:信仰的力量》可以看看。)
“真希望您能到滬市來主持晶圓廠的建設。”陳靜微笑道,兩個甜甜的酒窩額外好看。
張汝金沒有半點的猶豫,也笑著回道:“如果真能能夠成功合作,那我一定全力以赴地爭取。”
“但如果合作不成功呢?”陳靜偏了偏頭,她和老張的會面完全私人形式,因此早已放下了遠芯CEO的做派,是以談話也大膽了不少。
“那……”張汝金沉默了。
自從接到蘇遠山的電話,說要等到他回德州之后才會訪問德儀之后,實際上蘇遠山的這一次西邊之行的日程,便主要是和他敲定的。
這充分說明了蘇遠山對他的重視。
雖然在新加坡建廠,張汝金卻沒有停止關注過雙方的合作。甚至他也想過,如果和德儀合作不成功……那遠芯要怎么建廠?
遠芯錢不缺,缺的是技術和建廠的人才,或者說,人脈。
晶圓廠這一行干到現在,已經不是一二十年前那種隨便搗鼓幾臺設備組成個流水線,然后幾個工程師加個班,熬幾個夜就能搞定一套工藝的時代了。
隨著制程越來越高,工藝越來越先進,技術也逐漸傾向于壟斷。而各種技術,分別掌握在不同的晶圓廠和不同的人才手中。
現在遠芯沒有這個人脈,想要建晶圓廠,只能走以往的引進+培訓熟練操作工的路線。但那樣一來……又不過是一個華晶而已。
而如果由自己建廠,自己就能真正帶出一批可以研究制程、研究技術的人才來,而不是熟練工人。
這時,房門被叩響。
圣光峰出現在門口,笑道:“打擾二位了,張博士,總裁那邊請您過去一下。”
“哦,好的。”
張汝金先對陳靜歉意的一笑,想了想后問道:“是什么事?”
“大概……是外派滬市。”圣光峰看了陳靜一眼,含笑道。
陳靜對圣光峰還以微笑。
然后她不留痕跡地握了握拳。
*
*
“終究還是做了選擇題。”
飛機重新飛上天空,蘇遠山閉上眼,很是有幾分遺憾。
“其實已經是很偉大的勝利了!”陳靜見他的模樣,笑著安慰道:“三選二,我們其實已經贏了兩局了。”
“主要還是對面商務部很過分。”蘇遠山揉著眉心:“等老子搞出……非得讓對面商務部來跪著求老子!”
“噗……”陳靜笑出了聲:“你還留了后手的,不用擔心。”
現在蘇遠山還是選了8英寸,0.8微米。
但拿到了張汝金。
就等真正晶圓廠落地后,就有0.5微米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