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叔,這不是我故意用官方語氣,而是確實如此。但整體上,我們的配合力度是根據你們的計劃而來的。”
“如果現在要我說,我只能說,遠芯肯定不會像愛立信那樣,建個破模擬基站都要六百萬美元,而且少一分都不行。”
閔光亮聽到這句之后不留痕跡的松了口氣。
要加快無線通訊網絡的建設,錢是最大的問題。
“說起來,其實愛立信和MOTO已經找過我們好多次了,像我們推銷基站設備,而且報價……低得有點超出我們的想象。”
閔光亮看著蘇遠山說著,但他語氣中完全聽不出有那種拉著“壓價”的意味。
反而多了幾分感慨。
蘇遠山很懂這種感慨——愛立信當初之所以敢收六百萬美刀,當然是因為他們是技術壟斷。
即便后面MOTO進來了,同樣也是一丘之貉。
你內地沒這個技術,沒這個關鍵零件,那對不起,價錢我就隨便喊了。
然后你只要搞出來,我立馬降價——這種套路,國外他娘的搞了好幾十年。
只不過,其他產品或許國外還有技術積累和工藝的優勢,可以通過降價打壓國產。
但通訊基站這種偏技術領域,只要遠芯不偷工減料,國外企業,誰敢和遠芯比優勢?
“閔叔,或許都用不了二十年……情況就要反過來了。”蘇遠山忍了個哈欠道:“G**沒跑過他們,3G,4G……一定跑過他們。”
閔光亮笑著點頭:“那到時候就是我們賣設備給他們了。”
蘇遠山笑了幾秒,這才點頭道。
“是的。”
……
郵電部的動作確實很快,或者說,中央對于郵電部的支持很快。
在做出決定后的第三天,一個初步的領導架構便宣告成型。
不出蘇遠山所料,這是一個高配的副部級企業。由副部長領銜,然后閔光亮成為技術副總。
這從側面也顯示了郵電部一干銳意進取的領導們的決心。
既然領導們有決心,那遠芯自然就要配合。遠芯移動通訊事業部的頭頭王銳被蘇遠山一個電話招進了京城,他將和田耀明一個負責產業布局,一個負責技術,從兩方面和移動進行相關的合作談判。
至于蘇遠山,他在王銳進京的第二天便返回了省城。
回到科技園的第一件事,他便是前往秦為民的辦公室。
秦為民見蘇遠山一路的風塵,笑著搖了搖頭,從隨身公文包中取出了一個光盤盒。
“本來我覺得沒什么,但被你搞得緊張兮兮的,覺得自己成間諜了。”
這光盤,自然是克勞德那邊的CPU資料和相關的工程檔案文件。
可以說,這是目前星海&Cyrix在CPU方面的所有已經取得的成果。
所以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他就讓秦為民先帶了回來。
“小心駛得萬年船。”蘇遠山嘿嘿笑道。
“下次找個外交官帶回來,走免檢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