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只是一部分設想。”段勇平當然知道秦為民和田耀明這倆人研發中心大佬中的大佬,田耀明更是國產手機&尋呼機之父。秦為民也被人稱為目前唯一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國產CPU,YX架構之父。
坦白說,面對這倆比自己年輕幾歲,卻已經站在各自領域巔峰的“后輩”,段勇平心里還是有些打鼓的。
畢竟遠芯的氣質太明顯了,她從上到下都充滿了濃郁的科學和研究氛圍。在這里,崇尚科學,崇尚技術,崇尚智力,也無怪乎被人稱為小科學院了。
不過段勇平卻和蘇遠山聊過,兩人曾經很深入地探討過研發和產品以及市場的相關性,也就是如何處理“技”“工”“貿”這三者之間的側重點的問題。他知道,蘇遠山雖然對發展技術有著近似狂熱的追求,但蘇遠山又是冷靜的,知道技術一定要進行工業實現,進行市場化才能獲得最好的發展——最起碼,一個企業所能涉足的領域是這樣的。
因此,段勇平雖然敬佩這兩位為國爭光的研發工作者,但依舊有自己的目標和愿景——因為他的愿景和蘇遠山是一致的。
“就手機來說,卓越的性能、實用的功能、具有美感的外觀設計,這些不應該是由消費者提出,而是應該由企業來追求,并引導大眾進行審美的。”
段勇平說著望向眾人,他知道,在座的要么搞市場,要么搞技術,要么是企業管理和經濟,對于審美,恐怕很難理解。
畢竟審美這東西,往上可以上升到哲學高度,往下又可以降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手機作為大眾消費品,“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是必然的。而要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那就需要引導大眾的審美。
如果一味的只是滿足,那最終會變成迎合,從本質上便會淪為二流企業。
“因此,無論從黑科技出發也好,還是從審美的角度也好。手機部門都希望研發中心能夠盡快地給出芯片和基帶的解決方案,提高集成度,增強系統功能。”
段勇平說完便沖秦為民和田耀明兩人一笑,然后閉上了嘴巴。
秦為民和田耀明也同時一笑,兩人看了蘇遠山一眼,又迅速交換了一下眼色,但他們也沒說什么,只是陷入思考中。
反倒是萬永亮對段勇平有些意味的笑了笑。
至于陳靜,則和蘇遠山一樣,一直保持著思考的姿態,然后不經意的笑了笑。
她當然知道蘇遠山是力推老段上位的,因為段勇平確實有能力,而且這個能力在單一產品的領域上,可謂強悍到了極點。
段勇平本身是無線電專業出生,又執掌過小霸王,無論是技術還是大局觀都很強。所欠缺的無非是平臺和站在更高位置才能獲得的視野。
進入遠芯之后,段勇平說如魚得水夸張了一點,但在蘇遠山的默許下,他確實是獲得了更高的視野,也確實是在給遠芯進行著一場潛移默化式的轉變。
技術只能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投入上絕對優先,而不是在產品的設計上絕對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