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概念上說,它已經歷經久遠,60年代就提出了——還是科幻片提出的。但真正它被市場所真正接受和普及,還得靠一家公司。
沒錯,又是蘋果。
智能手機的普及靠的是蘋果,平板電腦的普及還是靠的蘋果iPAD。
在何時推出合適的產品,這是蘇遠山一直在衡量的事情。
推出早了,技術儲備不夠,市場接受程度反而會弄巧成拙,推出晚了,或許又會失去競爭力。
因此蘇遠山一開始并沒有想平板。
但當秦為民提出平板可以和筆記本共用一套系統時,蘇遠山這才猛地回過神來,自己狹隘了。
既然自己要在半導體領域走蘋果+Intel的路,那么就不能等到由后世的安迪·魯賓來開發出安卓系統。
他需要先一步把安卓系統搞出來。以及,把適合安卓系統的平板搞出來。
一個新操作系統的生態形成是最難的,但在生態之前,如果連操作系統都沒有,還談何生態?如果連平臺都沒有,操作系統又有何用?
“我仔細想了想,我們的筆記本,設計就是走精簡指令集+低功耗路線。完全可以把主板做得很小,更小,并還能滿足大部分非專業的需求。”蘇遠山定了定神,在筆記本上給陳靜畫了個平板電腦的雛形。
“這樣一個平板電腦,從技術上來說,沒太大的難度。我師兄的YX事業部現在有三個團隊,其中一個就是在搞CPU和圖形加速器的整合,而且年底就可以流片。”
陳靜皺眉道:“這個芯片是給索尼準備的吧?”
“是的,但理論上,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都可以使用。”蘇遠山點頭。
秦為民的YX事業部自從提出了往SOC方向出發后,就分成了三個團隊,其中一個專攻架構的升級,另外兩個則專攻SOC整合。一個是CPU和顯示核心的整合,一個則是CPU和基帶的整合。
可以不夸張地說,一旦完成整合,YX架構將會成為真正的低功耗平臺的王者!
這也是為什么蘇遠山當時著急要搞筆記本的原因——在現在,所有的電子產品廠商都在急著擺脫傻大笨粗的形象,削尖了腦袋的往輕薄小巧方面走。什么游戲本?對不起……沒那需求。
“嗯,那我聯系一下他吧,進入下半年之后,顯卡市場熱起來了,他那邊壓力小了很多,應該能夠抽出人來。”陳靜點頭,見蘇遠山松了口氣,就有想起身告辭的意思,她想了想,輕聲道:“你是不是下個月要去俄國?”
“呃……可能要去,可能不去,現在師兄還在那邊談。”
說道北邊,蘇遠山又是一陣頭大。
作為負責海外市場的副總,王銳從五月份開始就一直把精力放在俄國,一方面,他想依靠國內和北邊曾經的“同志”關系打開基站和手機市場,另一方面他還要負責在那邊成立一個研發中心,把俄國那些優秀的人才,特別是優秀的數學和計算機專業的人才一網打盡。
但理想很好,現世很煩躁。
現在的北邊,正處在休克療法帶來的惡果中,同時,基于某些因素,民間對國內的態度很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