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哪有什么秘籍,無非就是盯著,少出錯。”張汝金說著就正色道:“搞加工工業,特別是搞精密加工工業,誰出錯少,誰就快。制程也是,雖然我不是主要研究制程,但道理是一樣的,誰運氣好,撞對了方法,誰就更快一些。”
蘇遠山便笑著點頭:“是的,所以……張叔,等新加坡那邊的師兄們回來之后,我們能搞定0.5微米嗎?”
張汝金便停了下來,很認真地思索了一陣后搖頭道:“難,新加坡那邊的制程是0.8微米的,要年底才會上線最新的制程工藝——而且我們這邊召回了幾百號人,那邊的上線時間還會更晚一些。”
蘇遠山盯著他,繼續問道:“那現在從政策上已經沒有了限制,可以從德儀那邊引進嗎?”
張汝金繼續沉默了幾秒后搖頭:“這個就不是我能判斷的了,需要你們和董事會高層進行溝通和交流。不過我要說一點,就是現在新型光刻機已經問世,下一個節點就應該是0.35,甚至更激進一點是0.25微米。”
蘇遠山慢慢點頭。
張汝金雖然說不能判斷,但從他提出制程的節點來看,他應該還是傾向于德儀能夠釋放0.5微米的制程工藝。
畢竟,這不是單純的購買,而是合作。
“我還得提醒一下……德儀的0.5微米工藝,投入了差不多兩億美元。”張汝金盯著蘇遠山道:“這個你需要考慮一下。”
“嗯,我明白。”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蘇遠山咬著唇,沉默良久后才輕聲道:“張叔,您覺得,我們讓德儀釋放0.5微米的工藝和您本人,大概需要什么樣的代價?”
說著蘇遠山又補充了一句:“到時候,您是這邊晶圓廠的董事。”
張汝金微微一怔,很快他便明白了蘇遠山的打算。
“你的意思是,今后依舊由我來主持晶圓廠的工作?”
“是的,由您主持。”蘇遠山點頭,他盯著張汝金的眼睛,很坦白地道:“張叔,您比我更清楚,國內沒有一個人有您這樣的資歷能夠帶得起德遠半導體。”
“這個工廠,雖然是和德儀合作,德儀更是第二股東。但從本質上來說,它還是遠芯,或者說大陸第一家世界級的晶圓廠。”
張汝金便輕輕地呼了口氣。
作為晶圓廠的一手創立者,張汝金當然知道這座晶圓廠的規模和規格。
一旦順利投產,一旦產能上去,良率上去,它立馬將躋身為世界頂級的代工廠之一!
再加上遠芯的設計部門,它甚至可以立馬讓遠芯成為世界級的IDM企業!
這樣龐大的一個工廠,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搞的定,能夠帶的動的。
最起碼,國內沒有人。
而現在,看起來只有自己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