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就在段勇平跟蘇遠山和陳靜通過電話之后,段勇平便動身前往了首都,與位于首都的家美老總恰當合作業務的同時,也順便拜訪了京東方。見到了昔日的同僚,如今京東方的老總,王冬升。
他和王冬升會面的情況,蘇遠山不得而知。但京東方那邊對液晶面板的研究進度,段勇平倒是打聽出來了。
——有興趣,知道是方向,也在慢慢搞,但礙于經費,僅限于實驗室分析階段。
這便是段勇平給蘇遠山的原話。
聽了這話,蘇遠山便明白,要靠京東方自己崛起,恐怕又得和前世差不多——蘇遠山記得很清楚,京東方的真正崛起還是在03收購了棒國現代的TFT-LCD業務之后才有了機會的。
社科院全球并購研究中心將此事評為“2003年國內十大并購事件”之一——由此可見此次收購的重要意義。
而即便有遠芯扶持,有蘇遠山的前瞻性,蘇遠山也不認為,“僅限于實驗室分析階段”的京東方有能力在目前已經在大力發展的液晶面板行業中殺出一條血路,追上早已經浸**晶面板多年的夏普,卡西歐,東芝等老牌企業。
現在正是液晶面板正熱的時候,霓國也開始形成一條全國內“自主生產鏈”,可這條生產鏈中,是沒有索尼的身影的。
而直到明年,三星這根攪屎棍將會再次祭出逆周期投資的法寶,抓住液晶面板萎縮的契機,拉著富士通強勢殺進液晶面板領域,從而竊得王座。
……
所以蘇遠山打算拉上現在同樣還處于“懵懂”中的索尼一起來搞這玩意。
“從一開始毫不起眼的計算器,到后面儀器面板,再到BP機顯示面板,再到現在的手機面板,再到已經有十寸大的電視面板……”蘇遠山掰著指頭,盯著久多良木健慢慢道:“久多先生,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它的尺寸將會越來越大,技術將會越來越完善,從而最終取代顯像管,從而成為未來的顯示設備。”
“時間呢?”久多良木健盯著蘇遠山:“未來是多遠?”
“十年。頂多十年,顯像管便會被淘汰。”蘇遠山說得一臉坦然和篤定。
久多良木健定定地看著蘇遠山,沉默思索良久。
他知道,蘇遠山顯然不可能拿這種事和自己開玩笑——那么就意味著,在蘇遠山的認知中,這十年,便一定是液晶面板崛起的十年。
久多良木健舔了舔嘴唇,最終長長地呼了口氣:“其實我們也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
“嗯?”
“是的,蘇桑,我們曾經考慮過。”久多良木健點頭嘆道:“但你知道,液晶面板是從小玩意上發展起來的。”
蘇遠山也點頭。
確實,液晶面板自誕生之后,便一直只用在“小玩意”上。作為“大佬”的索尼自然有其自身的追求,不可能在一樣東西明顯看不到未來的時候就跟風去投入研究。更何況,那時候的索尼一直在尋求顯像管的突破。
“我們的判斷要樂觀許多,認為那是二十年之后的事。而且顯像管的優點是液晶顯示器無法比擬的……”
“你們的判斷失誤了。”蘇遠山毫不客氣地道:“顯像管的優點再大,也只能在極為專業或者特殊的場合下來能提現出來。但液晶顯示器光是一個清薄,就足以完勝顯像管的所有的優點了。”
“就更別說,液晶面板的所有缺點都是可以進行突破的——科技的進步不就是這樣嗎?”
“是的。”久多良木健再次點頭。
蘇遠山笑了笑道:“我就直說了吧,液晶面板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以及一些底蘊。這方面,光靠我們遠芯是不可能的。”
“嗯,光靠我們索尼也是不可能的。”久多良木健也承認得很坦然:“其實之前討論到液晶面板的時候就考慮過,因為投入很大……再加上我們的某些部門處于虧損中,所以就擱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