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成立企業博后站已經有一套相對成熟的制度。國內的話,目前主要還是以科研機構為主,尚沒有企業博后站的先例……不過沒有先例,不表示遠芯就不能開這個例。”席小丁目光炯炯地望著蘇遠山:“最近國外有不少華人學者都已經開始積極聯絡,呼吁提高華人學者在西邊的天花板,同時也有學者積極呼吁那些學業有成的碩博們回國。特別是生物領域有幾個年輕的學者很是熱情……”
“這是好事,表示只要國內有更多的機會,那么就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回來。”席小丁抿了口茶,捧著茶杯繼續道:“生物領域我們管不著,但計算機和半導體,乃至機械電子領域,遠芯是有這個責任的。”
聽到席小丁嘴里冒出“責任”這個詞,蘇遠山便笑了一下。
國內的企業博后站制度,在他記憶中應該是97年,HK都收回來了才開始搞的……而且試點也是從國有大型企業開始,并且直到20年后才開始在一些民企巨頭中設立。
沒想到現在席小丁就要打算搞了。
“搞的話,我們這邊沒問題,我相信無論是晶圓廠也好,還是你的潘多拉實驗室也好,都能提供支持一個博后站的條件。主要問題在于政策。”蘇遠山幾乎不假思索地便同意了席小丁的想法,但他也提出了問題:“師兄,你應該知道。國家對咱們的態度其實很糾結的……”
聽蘇遠山一說到這個,席小丁微微一怔,然后便笑著道:“能理解,前年都還在討論姓資姓社呢。不過比起國有大型企業,我們的優勢太明顯不過了。我相信只要國家愿意推動,那必定會有限考慮遠芯的。”
“就是太明顯了……”蘇遠山嘆道:“國家當然希望國內的企業爭氣,但更希望那些國有大型企業爭氣。”
成立博后站,說白了就是給博士提供更進一步的科研平臺。它可以獲得博后的科研成果,也可以給博后提供資歷。
一個牛逼的博后站,是可以吸引真正的牛逼人才的。
按照現目前遠芯的技術儲備和對科研的投入,一旦成立博后站,那不消說,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肯定是那些相當博后的牛人的第一選擇。
天下人才歸遠芯,這可不是好現象……
“管它呢,總得試一試不是?”席小丁倒是沒有蘇遠山考慮那么多,很是堅決地揮手道:“我估摸著你接下來也會成立個實驗室,對吧?”
“嗯,差不多……”蘇遠山笑著搖了搖頭:“雖然我很不喜歡說資歷,但不得不說,無論國際國內,現在都是靠資歷說話。你說我成立個實驗室以什么身份?”
“噗……”席小丁忍俊不住:“我要是你,就直接以大三學生的身份成立,而且只招博士研究生,還得是TPF這三校的博士——你有本事還怕什么?”
“博士過了,太過了……”蘇遠山連忙擺手。
開什么玩笑,他深知自己在應用物理這條道上只能算是新手。而且因為沒有“大師”指導他,他只是純粹依靠自己的科學素養自學,使得他的能力在目前也頂多是個碩士生的水準。
除非是他成立一個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實驗室——這倒是他浸淫了幾十年的老本行,他有那個資格。
“唉,你啊……就是考慮得太多。”席小丁笑著嘆了一聲:“好了,博后站這事兒,我會和你爸再討論一下。如果不能以遠芯的名義成立,那我們就曲線救國,和電科一起搞,但科研基地還是設在科技園這邊。”
“還有,我估摸著你接下來會參加幾場報告……到時候你看能不能提一下,也吹吹風。”席小丁頓了頓道:“你總不能老呆在后面,要站出來。”
“……我有呆在后面?”
“你當我是瞎?”席小丁白了他一眼,放下茶杯,站起身:“走了,你去回你的郵件吧。”
送席小丁離開,蘇遠山還真就坐回了電腦前,開始回復來自天南地北的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