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市招商局的賈局長,經貿委的李良華主任,國改辦的孫于亮主任,計委的唐主任……”
被介紹的四人紛紛上前,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真誠無比的笑——他們都知道遠芯科技園和晶圓廠落地滬市是在之前的市長也是現在的書記大力推動下進行的,也或多或少聽見過當初蘇遠山和陳靜與書記會談三個小時,此后書記便時不時地往晶圓廠那邊視察,把各項優惠政策和舉措實打實地落實到了實處。
可以說,晶圓廠和科技園能夠建得這么快,絕對是和書記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的。
此時見黃書記居然主動起身來給蘇遠山介紹自己一干人,這簡直就是毫不掩飾地宣布他和蘇遠山“關系匪淺”了。
“哎……賈局長好,李主任好……”
蘇遠山挨個和幾個上前的大佬官員握手,完了之后抽空對書記苦笑了一個:“書記,您這是打了我個措手不及啊。”
“哈哈,你還怕措手不及?”書記大笑起來,伸手和蘇遠山重重一握,也不松手,就直接拉著他坐到自己旁邊。
陳秘書挨個給眾人斟滿茶水,然后坐到書記身后,掏出了個小本本。
“本來很早就想邀請你過來,但聽說你在學術上也很忙,就不好意思了。”書記看著蘇遠山,一臉的笑意:“nature一作。這個榮譽可不得了。”
蘇遠山謙虛地道:“都是運氣。”
“嗯,就依你的。”書記心情看起來很好,順著蘇遠山說著道:“不過既然你今天來了,就得拉著你好好聊一聊運氣了。”
蘇遠山便笑著搖了搖頭。
看著這一屋子人的架勢,蘇遠山就知道,書記這是想重現一下前陣子計委和外經貿委在遠芯的視察。
而且因為屬于“地方上”,書記這邊還多了招商局和國有企業改制辦公室這兩個部門。
很顯然,書記也是希望借此機會提前和國家對相關部門的改革進行一個“默契”聯動,以便在未來的深化改革中取得更大的先機和優勢。
不得不說,找到蘇遠山,這確實是一招妙棋。
于是,幾乎不用什么考慮,蘇遠山便把他該說的,該分析的,就和書記與在場的幾個領導全部分析了一遍。
……
書記在聽完蘇遠山對未來行業和經濟的看法后沉吟道:“從國家層面來說,有能力對大的行業進行宏觀調控和扶持。但對我們地方上來說,就只有對具體的企業進行扶持。”
“是這個道理。而且,在軟件行業有一句話,叫產品生態。”蘇遠山笑著點頭,然后瞥了一眼旁邊的招商局局長,笑道:“地方上還有一個很大的職能,就是為企業構建一個生態。”
“譬如特區那邊,無論是政策也好,還是程序也好,還是各種零部件,技術也好,都已經漸漸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電子生產企業的生態。一旦我們的遠芯的工廠整合完畢,除了解決數萬人,十萬人乃至更多的就業問題之外,還會帶來強大的群聚效應。形成一個以遠芯生產基地為中心的大型電子生產集群。”
“又譬如省城,因為政策搞得早,那邊也有了軟件設計基地的氛圍。據我所知,省城那邊正在傾盡全省之力為省城構建光纖帶寬——你敢信大西南盆地的網速居然是國內最快的?”
書記和眾人看了一眼,若有所思幾秒后微微一笑。
“看來,滬市這邊對芯片設計領域的扶持應該加快了。”
蘇遠山點頭:“是的。”
“唉……”招商局的賈局長便輕輕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