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遠山結束拜訪時剛好臨近十二點,但他并沒有留下來吃飯,而是和周小慧先一步離開。
而書記這邊,一干人把蘇遠山送走后,也沒有去食堂,而是繼續留在辦公室。
坦白點說,在國內不搞高科技,不搞半導體也就算了。但只要搞半導體,那遠芯就一定是繞不開的。
遠芯的意見,就一定是重要的。
“都說志遠EDA是國際化最成功的大陸企業,是八國聯軍……但遠芯現在還能對志遠EDA保持著控制,這實在是我沒想到的。”周良華輕輕笑道。
“不是遠芯對志遠EDA保持著控制,而是蘇遠山對志遠EDA保持著影響力。”書記微微一笑,指出了其中的關鍵:“這種影響力,無關資本。主要還是認可和認同——譬如我們幾個是不是就很認可蘇遠山對半導體產業的分析和判斷?并且也會朝著相應的方向進行布局。按照你的控制論,那他豈不是控制了我們市委市政府了?”
“哈哈,我草率了。”周良華打了個哈哈。
“先前蘇遠山很精明,只說遠芯,絕口不提政府。”書記磕了磕煙灰,繼續笑道:“但落在我們身上,就是要提高滬市的國際化,以及高端半導體產業基地這塊名片上——我有個想法,除了政策之外,或許我們還可以從其他方面來提高影響力和吸引力。”
“譬如?”
“譬如展會,電子,信息,互聯網,移動通訊——這些都是以半導體為基礎的產業,也都是未來的產業。既然省城那個西南城市都可以搞成軟件展,那我們滬市就更有可能搞一個世界級的博覽會。”
書記說著看了一下手表,站起身來:“走走,我們便走邊聊,看能不能想點什么好招。”
……
蘇遠山和周小慧匆匆離開市委大院,回到酒店。
剛到酒店,蘇遠山便給陳靜打了個電話,問她收到決議沒有,答案是沒有。
“怎么了?”電話中,陳靜似乎正在吃飯。
“上面以為我他娘的是神仙……”蘇遠山癟了癟嘴,吐了句粗口:“國家要在無錫成立一個‘芯城’。”
陳靜無視了蘇遠山的粗口,很快便抓住了重點:“芯城?”
“嗯……”接下來,蘇遠山便將從書記口中獲得的消息告訴給了陳靜。
電話中沉默了十來秒,陳靜才慢慢道:“這不是百億級投資的問題,而是國家政策方向的問題……只要投資和扶持有成效,那今后說不定就是幾百億……”
被蘇遠山對國內經濟的樂觀判斷熏陶了好幾年,陳靜已經相信今后國家是可以隨便拿出幾百億來扶持一個行業的。
“是啊……怕就怕在這點。現在政府說是只搞產業自主,把產業升級讓我們遠芯來突破。但尋求技術突破是一個科技企業的天然追求——我們總不能寄希望于華晶今后一點技術都不升級,全靠引進吧?要知道,現在可是周伯光在執掌半導體實驗室呢!我瞧老爺子那精氣神,起碼還能活三十年……就算他在領導崗位上再呆十年,華晶也一定會走技術路線。”
“噗……”聽蘇遠山揶揄周伯光,陳靜便是一笑。
蘇遠山和周伯光的關系,在半導體圈子是路人皆知的好。
“到時候我們遠芯燒著自己的錢搞制程,華晶燒著國家的錢搞制程……娘的,虧大了。”
陳靜問道:“那你是怎么打算應對的?”
“沒什么應對辦法,只有硬著頭皮干制程,沖技術。相比華晶,intel,NEC,聯電,臺積電之流才是我們的敵人,屬于敵我矛盾。華晶是屬于內部矛盾……大不了到時候找上頭撮合一下,我們把它們吞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