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過去的數個小時,intel遭遇了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
星海早在半個月前就放出風聲CPU就如同一根隱形的繩子,在intel的脖子上勒得越來越緊——整個intel上上下下,甚至比星海都要更加緊張。
因為intel不知道星海的CPU到底會是什么水準,因為這款CPU據說利用了來自遠芯的最先進技術。
毫無疑問,沒有塵埃落定之前是最緊張的。
但當發布之后,intel上上下下還是松了口氣。
是,intel所有人都承認,“率先”采用了二級緩存技術的星海CPU確實在同頻上有著絕對的優勢,甚至比起頻率超過一半的第二代奔騰也有執行效率上的優勢。
但intel也不是吃素的,無非就是二級緩存技術帶來的提升,搞得誰好像沒有似的。
長期以來沒有對手的設計部門甚至還有些欣喜——對手終于不再是一干只會開蓋山寨的弱雞了。
然而,隨著論壇和新聞組上用某個測試軟件對CPU進行科學計算,并得出了第一代奔騰會出現截然不同的錯誤后,這個消息便隨著星海發布全新CPU的這股風迅速傳遍了各個論壇和新聞組。
甚至就在幾個小時前,便有人檢查了測試軟件的開源代碼,根據代碼重現了第一代奔騰的浮點除法錯誤。
坦白說,這個錯誤……intel是知道的。
去年,在芯片正式發布之前,測試工程師們便發現了這個“低級”錯誤。但當時已經流片成功,正在準備量產了不說,外加要重現錯誤需要極為極為巧合,只有在極端的大量數學、科學和工程計算中會導致錯誤結果。
最重要的是,第一代奔騰只是過渡產品。
因此當時幾乎所有高層都認為,這根本不算問題,或許用到淘汰都沒人能夠在使用過程中發現。
事實上,安迪·格魯夫現在也認為,就算現在被人發現了,也不算什么問題,intel有足夠的理由來說服用戶,這個bug不會影響CPU的任何性能和正常使用。
但恰好在星海發布新產品的同時,又爆出了BUG,那就有問題了。
安迪·格魯夫緊緊地皺著眉頭,轉身面對秘書,沉聲道:“他們討論的結果是什么?”
秘書很小心地道:“給用戶解釋,這并不是漏洞,更不是缺陷,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bug,同時加快速度推出奔騰por。”
“沒有別的辦法了嗎?”安迪·格魯夫問道。
秘書咬了咬牙,低聲道:“有,全面召回有問題的CPU……但那樣一來,我們可能會花費超過四億美元!”
“安迪,最重要的,我們的股價……今天已經跌3%了,如果還不采取行動的話……”
安迪·格魯夫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特別是準備問鼎業界第一的半導體公司,股價在一天之內跌3%,是一個極為嚴重的信號了。
“讓我想想……”
安迪·格魯夫頹然地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