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遠山當然不能這么輕易就如了他的愿——畢竟,鄭振川還是代表著成光所。
雙方是合作關系。
“……”鄭振川一陣無語,笑罵道:“合著你這么說,我們花了兩億多人民幣這里砸進去換來的成果沒市場?”
“你也知道我們砸了兩億多人民幣啊?”蘇遠山呵呵笑道:“鄭叔,我不要理論上0.5微米,我要的是很輕易就能實現最先進工藝的光刻機。”
鄭振川也爽快:“那等下一臺吧。”
“沒事,我等得起。”
“那這一臺呢?”
“這一臺,先過了成果驗收再說,完了候德遠也會組織一批工程師過來。”蘇遠山說著正色道:“鄭叔,你是知道我的態度的。支持光刻機這種頂尖精密的機械落地國內,我可以不計成本地投入,但技術上一定是要過關的。”
蘇遠山話里話外意思很明顯,到底怎么樣,還得德遠以張汝金那幫晶圓廠的老半導體人說了才算,中科院的專家說了不算。
畢竟遠芯是一家企業,支持國產的前提是行有余力,且不影響自身的發展。
鄭振川便笑著點了點頭:“我懂。但按照原來的計劃,這一型號的光刻機就應該推出市場了……你難道真的不管,不要?”
——這便是鄭振川的真正目的,或者說,代表了成光所的目的。
在花了遠芯這么多錢的情況下,即便成光所那邊認為理所當然,但鄭振川這個實際花錢的人,總是有點覺得不好意思的。
所以鄭振川迫切地想要推動光刻機進行市場化。
而現目前,最能為光刻機保駕護航的,就莫過于遠芯了——只要遠芯肯帶頭要,那么一切都好說。
蘇遠山微微一笑:“要,但德遠那邊暫時不要了。”
“為什么?”
“因為德遠那邊還是希望和尼康保持友好的合作關系。”蘇遠山很坦白地一攤手:“我們好不容易才和尼康把關系搞起來,你總不能讓我們一下子就撤退……對吧?”
和尼康的關系,怎么說呢——遠芯和尼康接觸的時間很早,早在EDA時期就開始了接觸,但那時候的尼康是壓根看不上遠芯……再加上二者的業務也沒有什么直接聯系,是以,直到張汝金到來,這才重新把關系給搞了起來。
如今尼康和佳能在光刻機領域的地位如日中天,蘇遠山犯不著為了支持落后一代的國產光刻機而讓人“笑話”——舍優擇劣,可不是讓人笑么?
但這一臺光刻機畢竟凝聚著蘇遠山的期待和心血,甚至早在研發的時候,他便做好了安排。
——遠芯遲早是要建立專業的nand顆粒晶圓廠的,而且還會是在特區建立。用以支援將來必定會在特區興起的各種優盤,MP3,固態硬盤,手機存儲等茫茫多的企業。
只不過,隨著去年國家實行909工程,加大了對以華晶為首的國資晶圓廠的扶持,蘇遠山便覺得……
在市場領域上扶持光刻機的這個義務,那就應該由國家來承擔。
遠芯再牛逼,再能賺錢,那也是比不上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