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遠芯的業務,已經覆蓋了半導體和電子產品生產兩大部分。這就需要我們對遠芯進行一個較為明確的定位了——遠芯到底是一家半導體企業呢,還是一家電子數碼產品企業?”
說著張汝金便望向蘇遠山,等待著答案。
作為德遠半導體執掌者的他,自問比所有人都清楚一個擁有壟斷地位的晶圓廠將會綻放出多么強大的實力。
就拿目前的intel來說,intel僅僅依靠其主營的CPU的設計與制造業務,便成為了半導體企業營收的第一名。
而且,利潤豐厚無比。
在自我設計,自我生產的芯片領域之外,一切的電子產品都是“下等行業”。
然而,眾所周知,半導體的發展,特別是晶圓廠的發展,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進行持續的推動的。
就在去年,德遠準備在特區擴建專業單一的閃存生產線,遠芯這邊在資金投入部分就有點跟不上的節奏了。
如果說,張汝金他今天沒有坐在這個座位上,那么他或許會考慮一下到底要不要提出來——因為無論晶圓廠的股權怎么發展和變動,那都是他的事業。
但現在,他作為遠芯控股的首輪執行董事,擁有著代表整個遠芯集團利益的天職,他便不得不讓大家提前考慮一下遠芯在未來的發展側重點了。
“張叔問得好。”
蘇遠山沖張汝金點了點頭表示致意,然后又含笑望向四周一圈,頓了頓道:“我們這個執行董事會議,并不具備行政意義,只具備對遠芯今后的路線,方向,政策的思考和討論意義。”
“所以,席總才說,大家暢所欲言,不必拘束。”
“既然張博士在這里提出來了,那我在這里也正式問一下大家。大家覺得……我們遠芯應該走何種路線?”
蘇遠山說著便望向眾人。
他的目光和所有人一一交匯,最終停留在在陳靜臉上。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個捧哏的了。
席總作為主席,不能捧哏,要留著總結。
他的幾個師兄更不能捧哏……那樣太明顯了。
只有陳靜最好。
陳靜沖他不留痕跡地一眨眼,又輕輕甩了甩頭發,抿嘴笑道:“為什么非得要選定位呢?”
“說的沒錯。”蘇遠山輕輕鼓掌:“為什么非要選擇呢?”
“遠芯從成立之初到現在,一直都是兩條腿走路。”蘇遠山一邊說著一邊環顧四周,最后回望著張汝金:“企業和科研是兩條,自研與合作研發是兩條。甚至就連星海與遠芯,都同樣可以看作是兩條。”
“那么。在路線上,我們同樣會選擇兩條。”
“半導體是一切電子數碼設備的基礎,芯片產業又是行業的皇冠。我們無法,也不可能放松投入。”
“而電子數碼產品,則是真實貼近世界的產品,它能比芯片行業更加直觀地改變世界。”蘇遠山說著,沖張汝金微微一笑。
“所以,張叔,我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