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之后,兩人很快便進入了正題。
李明柳拿出了為明天會議準備的資料遞給蘇遠山,他知道蘇遠山雖然自稱“不如自己”,但李明柳有著絕對的自知之明——正如他此前“拍馬屁”說的那樣,蘇遠山這等天才,現在在閃存領域不如自己,只不過是志不在此罷了。
要知道,現在閃存部門的方向,幾乎都是蘇遠山當初制定下來的!而且事實證明,這個方向走得很對。
而眾所周知,蘇遠山制定的任何方向,都是以技術為前提……
所以,說蘇遠山不懂閃存,那才是真不懂蘇遠山。
……
“現在我們的主要難點在于,我們的理論是夠了。”李明柳抿著嘴,一旦說到具體的技術問題,他便嚴肅了起來:“在一個cell中存儲三個信息狀態——我們暫時把這種顆粒按照命名規律叫做TLC,TripleLevelCell——從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際上要解決的困難太多,主要還是電子逃逸以及電壓狀態的問題。”
“按照理論,我們需要偵測8個電壓狀態……這就需要控制芯片和晶圓廠工藝的同步提升,且隨著晶體管數量和密度的增加,電子逃逸問題也越發嚴重。我們今年的開年會,便是主要討論如何解決電子逃逸。”
蘇遠山一遍聽著李明柳介紹,一邊看著技術文檔。
坦白說,如果不是他時刻關注著李明柳的團隊,說不定他要看懂還真得費一番氣力了。
“嗯,我還是那句話,閃存領域,如今你們是專業的。”
“就算是一個普通人,只要經過一萬小時的深入磨練,都能夠成為該領域的專家——這便是一萬小時定律。”
李明柳微微一怔:“額?誰提出的?”
蘇遠山也是一怔,他隨即想到,這個說法起碼還得等十年才會被提出來……
“你就當我說的。就算普通人,一萬小時都能成專家,就別說你們的團隊了……你每天工作時間超過十二小時,真當我不知道?”
“沒別的愛好罷了。”李明柳笑了起來:“笨鳥先飛嘛。”
“嘖,什么時候這么謙虛了?”
“在你面前而已。”李明柳很坦然。
“……”蘇遠山不禁啞然:“行,反正閃存這一行,主要還是看你的。我回去琢磨一下,看能不能想到點什么歪門邪道的……”
李明柳:“……”
……
第二天,蘇遠山果然是沒有能提出什么有效的意見,反倒是李明柳這邊,集思廣益之下,讓蘇遠山還頗為受了不少啟發。
譬如便有人提出,既然在現階段,現有條件下無法很好地解決集成度和電子逃逸的問題,那么就干脆從控制芯片著手,利用算法對每個cell(單元)進行編程和優化,以最大限度地化解電子逃逸所帶來的數據干擾。
還有人也提出,可以不管制程和集成度,先把這個tcl架構搞出來再說——因為現在一切都是建立在計算和模擬上的。
而大家都知道,伴隨著及程度越高,制程越先進,便越是會出現玄學。
所以才有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流片。”
有時候,哪怕你設計得再完美,仿真過得再順暢,一流片,說不定什么毛病都給你爆出來了。
會議結束后,李明柳便找到了蘇遠山,問他到底該怎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