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他們心中沒點別的想法……那顯然是騙人的。
而遠芯的MLC顆粒的出現,給了東芝自尊的最后一擊。
在思想前后許久,東芝最終決定放下“尊嚴”,全面與遠芯合作。
但就算是合作,作為霓國半導體行業里唯一一家真正擁有閃存技術的企業,岡本雄飛依舊還是要表現出自己的專業地位。
“蘇先生,我們的問題是,你們是如何解決MLC顆粒中的漏電問題呢?”
蘇遠山笑意不減,偏頭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左手第二位的李明柳。后者微微一笑,用英語回答道:“很抱歉,岡本先生,這是技術訣竅問題……但既然閣下能夠關注到這點,我可以提示一下,這并不是我們架構設計部門一家努力的成果,而是晶圓廠,EDA,與我們,三方一起努力的結果。”
頓了頓,李明柳繼續道:“仙童半導體的摩爾先生一直是我的偶像,他所提出的,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也就是摩爾定律,是我們一直相信,也是一直在驗證的定律。在它失效之前,我們有必要相信,它是正確的。”
聽著李明柳說了一通偏題的話,岡本雄飛微微皺了下眉,頗有些不解地望著他。
“我提起這個的意思,是表示,隨著今后的晶體管數量越大,密度越高,就意味著,芯片設計與晶圓廠以及EDA之間的合作便會越來越重要,越來越緊密。”
李明柳微微一笑結束了發言。
岡本雄飛聽到最后也終于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隨后,來自NEC的技術負責人又提出了問題,不過這次他倒不像岡本雄飛那樣魯莽,直接就問技術訣竅,而是選擇問了遠芯下一代閃存的進度。
畢竟,今天的第一天,遠芯就是來給大家交底,讓與會的所有人心中有數,有希望。
這才是聯盟成立的根本。
李明柳看了一眼蘇遠山,見蘇遠山微微點頭輕輕笑了一笑。
“藤田先生,如果閣下問我下一代閃存還要多久能夠流片,那我肯定沒辦法回答你。但如果問進度,我倒是能夠回答。”
“關于下一代的TLC顆粒,我可以很負責地說,我們已經解決了理論上的所有問題。”
在場不少并不擅長芯片設計的技術官員便被震了一下!
解決了理論的所有問題?那豈不是下一步就是直接流片了?
不過,岡本雄飛卻是再次皺了皺眉。
他是見過富士雄當初搞初代閃存的……知道解決了理論,只是意味著有了一個努力的方向。甚至這個方向到底對不對,都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