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是程序員的那種。
葉如黛這時并沒有發言,而是在低頭翻閱著資料,并偶爾瞥一眼手表。
說話的是拉里·佩奇,他雖然人年輕,但看起來卻有點老相,頓了頓后,他繼續道:“我們除了可以為Science雜志的數字化工作提供幫助之外,還可以幫助你們建立優秀的索引。”
“我們有索引。”沃爾夫身旁的助手凱亞含笑望著這個年輕人,又瞥了一眼一言不發的葉如黛,笑道:“這不是什么難的技術。”
佩奇眉頭微微一皺,馬上反駁道:“但你們就不考慮,隨著互聯網的普及……”
這時葉如黛輕輕咳了一聲,抬起頭來。佩奇立刻便止住了話,轉而望向葉如黛。
“是這樣的,凱亞先生,沃爾夫先生。”葉如黛抿了抿嘴,一臉嚴肅地道:“我們eso的使命是為了讓用戶能夠更加準確地搜索到他的目標——對于學生,學者而言,這個目標很大程度上會指向各類學術文章和知識。”
“他們可以在我們的數字索引網站上面搜索——如果一個學生,一個學者不知道我們的索引網站,那他一定是不合格的。”見葉如黛說話,這時沃爾夫也開口了。
雖然有點傲慢,但他說的是事實。(所以……不知知網翟博士……)
“但學術期刊卻并非只有Science一家。”葉如黛針鋒相對:“如果能夠通過一個簡單的入口和關鍵詞,就能搜索到所有的相關文獻,那么僅從效率而言,就比記下一個網站要快很多。”
“就不用我再次重復,我們的搜索技術,是行業第一。”頓了頓,葉如黛摘下眼鏡,很認真地望向沃爾夫:“這是無可爭論的。”
葉如黛的話讓沃爾夫一干人面面相覷——甚至他身旁負責數字化的工程師更是雖然滿臉的不服氣,但依舊無話可說。
因為葉如黛說得對。
手握超鏈分析和頁面評級這兩大專利技術——坦白說,這兩個技術沒有那么難,但問題在于,eso還他娘的真就把其他人的路給堵死了!
如今的各個門戶網站,全部都用的eso的引擎技術。
而相比期刊……要那就真的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了。別的不說,就說nature,就是science的一生之敵。
見場面一時間陷入尷尬的沉默,葉如黛知道再刺激這幫出版界的大爺對方怕是馬上就要拍桌子了。她馬上道:“同時我們還有一套智能統計影響力因子的方案——如果我們達成合作,今后計算影響力因子就方便太多,我們還可以根據影響力因子對搜索結果進行排行。”
“而這些,對于SciencePG來說是有優勢的。”
“我們還可以根據版權費用,提供一套收費的方案。”
說完后,葉如黛便緊緊地閉上了嘴巴。
——她從來都是執行能力今極強的人,在收到張曉龍的建議后,她立刻便召集了員工開會,大家都表示,如果能夠通過eso搜索引擎,打通各個期刊目前數字化之間的“壁壘”,那么無論對學者還是學生,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甚至葉如黛還考慮得更長遠——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甚至可以杜絕抄襲。
但那太過遙遠,目前的幾個期刊都還在各自為政,都還處在搞“數字化圖書館”的初級階段……
說白了,eso的設想還是太超前了一點。
不過葉如黛相信,這必定是今后的趨勢,也是遲早的事——她唯一有點煩的是,這些期刊出版社,實在是與互聯網的開放與共享精神不搭邊。
他們就想賺錢,而且還是賺知識的錢,甚至還想躺著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