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討論到了晚上11點,中途甚至還讓后勤那邊送了點小吃上來——這下就更像茶話會了。
由于時間太晚,加之眾人都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索性蘇遠山就把大家安置在了遠芯的酒店里。
……
蘇遠山回到自己的房間,洗完澡后打開電腦,準備看兩頁paper就睡覺時,手機突然響了一下,緊接著門口便傳來了敲門聲。
蘇遠山只看了一眼來電顯示,嘴角便浮起笑意,走到門口打開房門。
果然,史大柱正有點“鬼鬼祟祟”地站在門口。
“柱哥,請進。”
“嘿嘿,沒打擾到你休息吧?”
“沒有沒有,我是出了名的夜貓子。”蘇遠山讓過史大柱,然后關上房門。
在客廳沙發坐下后,史大柱目光灼灼地望著蘇遠山,他遲疑了很久,這才仿佛鼓足勇氣一般道:“山總,有個事情,不說我睡不著。”
蘇遠山笑吟吟地看著他,一口叫出:“手機?”
“是的。”史大柱深深地呼吸了一下,苦笑著攤手:“瞞不過你。”
就在先前的討論中,史大柱自從意識到了國家應該會加快所有信息化產業的建設步伐后,就一直篤定,國家一定會加大力度推進無線通訊設備的普及。
他看得很清楚,現在國內的手機市場潛力,從根本上還是屬于市場自發的擴張行為——即老百姓有能力又有需求了,因此就買了,根本談不上政策上的推動。
而現在曹小亮只拿基站數量說事兒,而不拿手機說事兒,其主要原因還是,目前的入網費太貴了。
現在一臺便宜的手機不過三千多,二手的更便宜,但為什么就流行不起來呢?因為入網費就好幾大千,甚至超過了手機本身。
如果……信產部真的要下決心推動通訊事業,那最方便的就是從入網費入手。
“山總,方便透露一下,遠芯的基站部署進程嗎?”史大柱搓著手,有些緊張地道:“我腦子里有個簡單的模型,或許可以判斷出國家到底能發多少力。”
蘇遠山聽到史大柱說“模型”,心底再次驚訝了一番,不過他沒有正面回答史大柱——畢竟,這是確實是遠芯的機密。
沉吟幾秒后輕聲道:“老史,你是想從基站的部署速度和承載上限來推斷手機用戶能夠有多少增量,對吧?”
“對!”史大柱重重點頭。
“那我可以告訴你,不談部署速度,光就目前我們部署的基站,就可以承載超過五千萬的用戶,并且基站由于采用了遠芯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所以可以進行無縫升級,這點你完全可以放心——我們的技術和計劃是沖著全國十幾億人口上限去的。”
“至于你說部署進程,這個我真沒辦法告訴你。我只能說,尚未收到消息。”蘇遠山說著笑了笑:“老史,你比我還著急呢。”
史大柱稍稍有些失望,很快便笑著嘆了口氣道:“怎么不著急……我剛才甚至連手機品牌都想好了,發布會場景都想好了。”
噗……蘇遠山實在沒忍住。
“你真要做手機?”
“想做!”史大柱點頭:“我大膽猜一下,遠芯的定位是提供核心技術和部件,然后自己的產品走高端上游,漏出中下游和低端市場給同行——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