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汝金開始介紹起國內光刻機現狀時,蘇遠山笑著打斷了他的話。
“張叔,好歹給咱們留點念想……”
張汝金一怔,當見到蘇遠山嘴角掛起的苦笑時,他也滿嘴苦澀,繼而笑著搖了搖頭。
是的,這玩意,真不能深究。一旦深究下去,就必定落到國內的整體工業狀況上去,而這個問題……太具體,也太沉重了,遠不是遠芯能夠承擔和討論得起的。
現在遠芯在某些領域看似站在了和國外同行的同一個高度,甚至某些領域還有微弱的領先。但國外的科技企業之下,是整整一座從基礎到中端再到高端的金字塔。而遠芯,則只是一棟在低矮平房中拔地而起的大廈——更要命的是,承載這座大廈的,還有許多是來自國外的技術。
一座摩天大廈,就算修建得再高,再富麗堂皇。就穩固性而言,永遠也不可能和金字塔相提并論。
這便是,為什么剝離代工廠會對遠芯造成那么大的影響,蘇遠山也要堅持優先代工廠的發展的原因。
“光刻機那邊,鄭工簡單地給我通了個氣,表示目前暫時還沒有受到影響。但他也未雨綢繆,加大了采購力度。”蘇遠山搖了搖頭,眉頭輕輕地皺起。
國內光刻機的發展已經偏離了原本的軌跡,從原本的杳無聲息到如今能夠提供滿足國內0.8微米需求的436nm-g-line機型,其實這算一個好消息。
但這也意味著,它將極有可能提前遭到技術封鎖。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按照波長和線寬,理論上,g線光源也是可以達到0.25um節點的極限,但由于波長緣故,越是要達到極限,工藝也就越是復雜——如今宏芯的光刻機已經進廠半年多,華晶那邊依舊在磨合著依舊很成熟的0.8微米工藝。再加上g線光刻膠目前最高也僅支持到0.5微米,是以……它未來不可期。
并且就連遠芯,制程推進也是在尼康i線365nm光刻機的基礎上進行,雖然理論最小工藝節點依舊是0.25微米。但波長和線寬的優勢,使得其更容易達到節點。
此外,早在去年,intel就推出了基于0.35微米制程工藝的PentiumMMX,輕而易舉地就回到了性能王座的同時,也彰顯了其晶圓廠強大的制程工藝實力。
根據小道消息,intel的0.25微米工藝也在突破當中。
相比之下,德遠這邊,還在為0.35微米工藝打著攻堅戰。
與此同時,尼康那邊已經采用248nm的KrF準分子激光作為下一代光刻機的光源,緊接著便是193nm的ArF——也就是大名鼎鼎的DUV。屆時,憑借多重曝光技術,DUV將會把制程節點提高到65納米的干式光刻極限。
再往后……便是浸沒式技術的天下了。
如果說,還有什么能夠讓蘇遠山有信心和勇氣去直面光刻機的未來,恐怕就是“多災多難的”雙工件臺以及目前八字都沒一撇的浸沒式光刻技術了。
沉默幾秒后蘇遠山沉聲道:“對于國家來說,光刻機就是好不容易養出來的金寶貝,不可能就此不管的,我們只需要做好我們應該做的即可。”
說著他用力揮了一下手,仿佛想要揮去陰霾和迷霧。
陳靜見狀毫不掩飾自己的心疼,輕聲道:“要不自由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