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接待室內,席小丁正陪著計算機司的劉司長,開發區管委會的曾主任,以及省城科技局和科協的領導們談笑風生。
其實席總與領導打的交道并不多,他平時參與的會更多的都是些學術會議。
但這次蘇遠山把陣仗鬧這么大,作為遠芯集團CTO,遠芯集團科技委員會首席科學家,成電人工智能學科帶頭人……他也不得不抽出時間來和領導們在攝像機前聊一聊。
“席博士,遠芯在計算機領域的發展和優勢我們都有目共睹,但具體到人工智能這一領域,可能很多人都不能準確地理解。譬如藍星和深藍的技術原理是什么,二者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劉司長是70年代初的計算機本科生,不能說他對計算機科學的前沿技術了如指掌,但基礎原理起碼懂的。這番話,顯然是希望席小丁來簡單的做一個科普,好放到紀錄片里。
席小丁點了點頭,笑道:“人工智能,簡單地說,其實就是讓計算機程序來模擬人的行為。而行為的背后,又是人類思維的方式。”
“放到這次做對決的藍星和深藍來講,我們首先要比的是學習能力——看誰能夠從以往的棋局棋譜里學到更多的‘經驗’,其次才是對決。”
這時記者好奇地問道:“您的意思是,下棋考慮的步數反而是次要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樣的。”席小丁含笑點頭:“計算的效率,和硬件設備息息相關。譬如我們的藍星,在一開始的時候只能算到十步以后,后面升級調試后可以算到十一步——但深藍卻可以算到12步。”
“為什么深藍比藍星要多一步?因為深藍采用的是專門進行了針對設計的超級計算機,而藍星則是用的通用超算。”
“所以,就這次而言,大家會看到,藍星和深藍,它們并不會比頂級的職業棋手厲害多少。原因就在于它們離開了能完全發揮它們優勢的環境。”
“因此,我們比賽的重點,就放到了‘學習’上,而機器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特別是我們的BluGirl框架,其卷積神經網絡框架的特性決定了,她學習的次數越多,訓練效果也就越好——比的,就是各自框架的精準率和效率。”
“而就學習能力而言,我們的框架……理論上更優秀一些。”
席小丁微笑著給這次大賽下了個注腳。
……
三小時后,教育科技頻道的主持人已經有點口干舌燥了。
在一個小時前,直播間來了一位新的嘉賓主持。
顧小春,國際象棋的國內冠軍。
也是藍星一戰失利,二戰勝利的對象。
顧小春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個與藍星對決的頂尖職業棋手,他對藍星,乃至這種國際象棋AI有著旁人無法企及的理解。
“就我和藍星下的兩次而言,第一次,藍星的攻擊性很足,就像一個棋力高超,但并不怎么成熟的天才棋手。但第二次,藍星就穩多了。”
顧小春絲毫不介意談到自己的輸的那一次——畢竟連世界冠軍,卡神都輸了,自己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期間我也了解了一下藍星的學習方法,不得不說,計算機技術,機器學習發展太迅速了。”顧小春說著便嘆了一聲,笑道:“還好,人工智能不參賽,不然那簡直就是一場屠殺。”
這時夏彥兵教授笑著補充道:“我補充一下,顧老師。”
“根據目前已有的資料,DeepBlue采用的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學習,據說他們輸入了兩百多萬局棋譜——簡而言之,深藍就是一個笨學生,用的辦法是熟能生巧。而遠芯的藍星,則采用的是對少量棋譜的分析來深度分析——這才是真正的機器學習,屬于舉一反三。”
主持人立刻道:“意思是藍星的勝率很高?”
“不,是藍星的團隊更熟悉這種限時對決——你看,現在藍星的各項指標都優于深藍……”
就在夏教授想要繼續介紹時,突然畫面一跳,他立刻興奮到:“結束了。”
主持人一震,明顯有點驚住:“比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