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按照遠芯的規劃,這別說一百億港幣,怕是兩百億港幣都拿不下來。
而就算拿下來了,怎么回本?
要知道,港府可是沒錢的!
但D先生卻面不改色,反而微微點頭。
緊接著,張曉龍便說起了后續:“接下來是我們對數碼港的定位。”
“很顯然,數碼港的定位不應該是一個單純提供低價租金給科技企業的低租金產業集中地。它同時還應該具備提供軟件、互聯網生態的功能。”
“這些功能,首先是人才優勢——旁邊雖然又港大,但它的定位不應該僅僅是局限于港大,而應該是著眼于整個東南亞乃至亞洲區域的優秀人才。”
“同時,它的目標企業也不應該是國際和國內企業,也應該為HK,乃至整個東南亞以及亞洲區域,甚至是世界區域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孵化和扶持的功能。”
“坦白說,如果只想劃一塊地,然后租金收便宜一點,那么……就算有企業過來,也只會把這里當成一個分公司,辦事處,而不是智慧云集,精英匯聚的研發中心。”
“所以,很湊巧,剛才盈科留下了一張PPT,是HK輻射和影響世界。而我們也有一張……”
張曉龍繼續翻頁。
這一張圖,清晰無比。
無數的箭頭從四面八方匯聚而至,特別是亞洲區域,箭頭更是密密麻麻。
在無數的箭頭下,把HK匯聚成星辰一般耀眼。
蘇遠山一直在靜靜地傾聽著,他很滿意張曉龍的態度。
正如張曉龍所言,建設科技園這種事,遠芯在行——就算遠芯不在行,旁邊還有個掌管省城數百公頃超大園區的專業人士在。
與D先生的滿意不同,李澤聚則深深地皺起了眉,此時終于問道。
“張先生,想請問一下。在遠芯的規劃中,是如何解決資金問題呢?然后……你們說的生態,難道不是由企業匯聚而形成生態嗎?”
“資金先不用考慮。”孫西慧在一旁笑吟吟地插了句嘴。
張曉龍含笑望著李澤聚:“李先生,我們過來,就是生態。”
李澤聚一怔,臉色瞬間有點難看了起來,但還是保持著禮儀,勉強地一笑。
……
一小時后,蘇遠山單獨出現在D先生的辦公室里。
“小蘇教授,今天真是抱歉。”D先生再次與蘇遠山握了次手,然后請他在會客區落座。
聽到這個稱呼,蘇遠山微微一楞……
極少有人這么叫自己,而D先生就算不叫山總,也應該叫一聲蘇總。
但很快,D先生便替蘇遠山解惑了,他含笑望著蘇遠山道:“上個月初我去了首都見領導,順便提了一下數碼港的想法。領導當時便笑稱說,這是好業務,符合國家大局的發展。但要搞好,怕是得找小蘇教授……”
“我還正在想著怎么找你呢,便收到了你們的消息。”D先生呵呵笑道:“今天聽完張先生的規劃,看來確實還是遠芯更加專業。”
蘇遠山苦笑了起來:“所以您就讓我們幫您勸退李先生么?”
“李先生畢竟是數碼港計劃的提出者,又一直熱心地替我們想辦法,要讓他們退出,我們總是有點不好意思。所以,還請小蘇教授多多諒解。”
話已至此,蘇遠山當然只能大度了:“您早給我說一聲就好了,說不定我私下就把李先生勸退了呢。”
當然,這句話自然是夸張了點,也太過于黑澀會了。
D先生笑過之后又正色道:“說起來,這次我真的得代表港府感謝遠芯——剛才德遠敲鐘的消息已經過來了,圓滿成功。”
“這是應該的。HK的穩定與繁榮,是符合遠芯在整個東南亞區域的戰略發展利益的。”蘇遠山斟酌著字句,力求準確地把自己要傳遞的信息表達準確。
“所以,還希望D先生多多支持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