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德遠再進一步,他的位置就只有張汝金的那把椅子。可張汝金現在正是發光發熱的年齡不說,德遠更是處于快速擴張的階段。除了張汝金,其他人還真坐不下來。
所以,被德遠的工程師們譽為制程狂人的梁孟松,在很早之前就定下了目標,進入科委會。
那才是體現他價值和地位的存在。
科委會之前一共五人,分別是遠芯首席科學家席小丁,YX架構創始人秦為民,遠芯通訊技術奠基者田耀明,遠芯閃存部門奠基人李明柳,以及蘇遠山本人。
從前年開始,科委會的觀察成員多了不少,但正式成員直到今年,也才增加了兩個。
一個是主導了遠芯3G技術,且正在主導4G乃至5G技術的NEWBee實驗室負責人,即便在遠芯這種地方,都“敢”頂著“天才”之稱的李逸男。
一個則是芯片設計部門的創立者,以及遠芯64位和雙核架構的主導者和設計者,高曉第。
特別是李明柳和高曉第,因為同在滬市,他們和德遠的交道打得比較多,平時沒少聚個會什么的。是以深知這二人的底細,足以堪稱行業精英。
而且還是那種創造了成績的行業精英。
與這些人為伍,梁孟松覺得才是對自己最大的褒獎。
兩人聊了一會后,蘇遠山的汽車緩緩駛來。
……
“你看,我說我單獨過來就行了,結果還有人要當尾巴。”
蘇遠山一邊和張汝金,梁孟松握手,一邊打趣著身后的高曉第。
高曉第也是個不怕形象受損的家伙,握了手之后一巴掌拍到蘇遠山肩膀上,樂呵道:“我這是再次來向德遠的同仁們表示感謝,你有意見啊?”
“沒,不敢。”
眾人一邊暢快地大笑,一邊在風中走向行政大樓。
……
坐到會議室后,秘書很快便帶來了測試部門的數據報告。
“0.13微米+銅導線工藝,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工藝,沒有之一。就算intel領先了我們半年,但他們是從SRAM開始流片的,接著才是奔騰3處理器。”
梁孟松一邊介紹著,一邊把報告遞給蘇遠山:“相比之前0.18微米制程,工藝的提升也同時給了頻率和發熱問題的友好解決方案。”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windows2000對雙核的支持還遠遠沒到需求——這個老高比我更清楚。”
“嗯,微軟那邊動作比較慢,所以我們主要還是看蘋果那邊。”高曉第說著有點怨念地看著一眼蘇遠山:“山總,是你說WinOS不上臺式桌面的。”
“嗯,我說的。”蘇遠山呵呵笑道,他知道高曉第還有點耿耿于懷自己攔下他與陳剛的合作。“你是要和X86生態鏈干架的,跑去和WinOS勾搭到一起,那不成了還沒出招就投降給自己找后路么?”
“你看,這隨著制程工藝一下來,補丁一打上,這數據跑起來不就好看多了?”
蘇遠山揚著測試報告,笑得異常開心。
確實,0.13微米+雙核+64位的組合,宣告了這顆Along900處理器只要被用在適合它的操作系統和環境下,那它就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而且,工藝的提升,也使得它擁有極高的潛力,可以輕易地通過調整外頻和倍頻的方式達到1.2G的主頻。
高曉第嘿嘿一笑。馬上問道:“那什么時候正式發布上市?”
“這……就要問問蓋茨先生了。”
蘇遠山嘿嘿一笑。
——德遠才突破0.13微米工藝,現在無論是產能也好,還是良率也好,都不足以支撐其大面積上市。
而且就算能夠支撐,遠芯也不能在沒有環境的條件下強行推出。
遠芯不是那種需要靠發布點新東西才維持投資者信心的創業形企業,它需要的是最大化利益。
要的就是那種,只一拳,就能把cyrix,AMD,intel干懵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