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們要造的不是傳統的燃油車,而是電動車。”
蘇遠山說著便從公文包中取出了那張超跑的渲染圖。
雖然汽車研究中心就在省城,但蘇遠山從來沒有想過在省城成立大型工業企業——省城走IT,走設計模式就足夠了,貪多反而會嚼不爛。
相反的,滬市無論是工業基礎也好,還是政策落實程度也好,都是最佳的選擇。
蘇遠山需要在領導離開之前,把這件事落實下來。
……
超跑的概念圖一出,蘇遠山便看到,領導的眼睛瞬間就直了。
看來,他倆的審美是共通的。
“這……是你們造的?已經成了?”領導指著圖,聲音都因為激動而抖了起來。
作為“工業黨”的一員,滬市又是第一家與外資合作車企所在地,在汽車這一領域,領導自然是見過世面的。
正因為見過世面,他才能知道,一輛汽車要設計得“漂亮”,有多么的不容易。
“還差一點,技術還在整合中。但最遲年中,我們大概就能推出第一輛樣車——量產的話,就需要看工藝和車廠的落實速度,當然,也要看運氣。”
“不過按照我們一貫的速度和運氣,五年內完成流水線化,肯定是沒問題的。”
說著蘇遠山頓了頓,又繼續拿出另外一份文件遞給領導:“這是誕生于潘多拉實驗室的工業機械臂,目前已經在特區完成了企業注冊,先從通用型機械臂開始退出市場,等到車廠落地后,它便會為車廠提供產品和服務,并與車廠一同成長。”
翻看機械臂,本身就是機械專業出身的領導再一次看得眼睛都直了。
蘇遠山見狀,微微一笑:“后面有技術說明呢。”
“嗯嗯。”領導迅速往后翻頁,看著那些已經近似于陌生的參數和名詞,接連呼吸了數下后急促道:“六軸機械臂!精度呢?”
“可以削蘋果的精度,而且我們還拉了霓國的企業一起,和華西的醫學專家們在嘗試搞手術機器人——就是老美炒得沸沸揚揚的那個達芬奇。”
“好!好!”領導一拍大腿,接連夸道。
但瞬間,他便回過神來:“等等,為什么機械廠不建在滬市?”
“呃……主要還是先考慮到因地制宜原則。特區那邊擁有最多的生產型企業,可以方便我們從初級用戶入手,逐步磨煉技術。”
“真的不是把雞蛋放在兩個籃子?”領導卻毫不認賬,盯著蘇遠山問道。
蘇遠山索性一攤手:“真不是,再說了,我哪有那么多雞蛋?”
“好吧。”領導又拿出超跑渲染圖,念念不舍地看了兩眼后認真問道:“經驗告訴我,你是個每件事都有深意的家伙……你說,為什么會選擇從跑車開始,然后只做電動車?”
“因為純電動汽車,它從本質上還是一個概念型產品。并且,我們給它的定位是智能化……那么,它的推出,就需要用到和IT,和互聯網一樣的模式,就是概念為主。”
“而再沒有什么比一輛漂亮的,足以在百米加速上超過甚至碾壓所有傳統型汽車的純電動超跑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了。”
領導微微點頭:“那今后呢?也一直做超跑?類似于蘭博基尼那種奢侈品?”
“當然不!超跑只是概念,用來做頭部產品,提升格調的。真正用來賺錢,用來推進市場的,還是轎車。”
蘇遠山深深地吸了口氣,輕聲道:“環保和能源,是未來永恒的主題。”
領導微微一怔,眼神瞬間變得敏銳起來。
“我們要想彎道超車,就不能和別人走一樣的賽道,就必須要自己開辟賽道。”
“移動互聯網如此,汽車領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