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你這純電車比我的純電車還要早落地?用的什么電池?”
蘇遠山拍了拍司機肩膀,示意司機停下,和蔣慶川站在車外,仔細打量了起來。
這種封閉道路的觀光車不比他的純電汽車,完全不用擔心沒有市場唯一擔心的就是成本會影響采購。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玩意的設計和制造難度不高,畢竟封閉道路沒啥要求,連牌都不需要上,哪怕只有四個轱轆都照樣可以跑。
“我們自己用是用的鋰電,但推出市場的話會有兩個版本,一個鋰電,一個鉛酸。”蔣慶川嘿嘿笑了笑,摟住蘇遠山的肩膀,他知道自己師弟推鋰電一直不遺余力,解釋道:“我們這個就是試試水,看純電車能不能行得通,所以先保守點。”
“嗯,保守點好。不過師兄啊……我告訴你,肯定是行得通的。”蘇遠山輕輕呼了口氣,笑道:“你們找找關系,去那些旅游景點,動物園植物園什么的跑一跑,肯定會有銷路的。”
“是,我和老王也是這么考慮的。你們那邊造技術含量高的,我們這邊就造技術含量低一點的,現在是觀光車,下一步就是電動自行車,電摩托,電三輪……”
“嗯,可以,電摩托好……”蘇遠山大笑著重新上了車。
從汽車走向純電之前,如果有低端價位的車輛先一步打開市場和概念,那再推電動車遇到的阻力就要小很多。
畢竟,相比前世,如今的電池行業可是領先了起碼兩三年,電動車提前出現和普及,那也是水到渠成的。
……
重新上車后,汽車直接駛入園區深處的一間工廠。
他們并沒有進入一線車間,而是在車間辦公室坐下等了一會。沒用著片刻,兩個三十出頭的工程師就急急忙忙地進了辦公室。
“山總,你怎么親自來了?”說話的是陳永明,是段勇平當年從小霸王帶過來的員工之一,在老段負責代工廠的時候,他就是業務骨干,后面代工廠分出去的時候,對骨干員工進行了一次意見征求,陳永明思考半天,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代工廠,回歸遠芯。
回歸遠芯后,陳永明便開始協助段勇平負責手機業務,如今幾年過去,他已經是遠芯的副總裁,同時也是Yidoo系列概念型手機的產品經理,全面負責Yidoo品牌的設計和生產、銷售的協調。
而另外一人也是老段當初帶過來,因為舍不得離開生產一線而留在了鴻遠的王昊,算是“改換門庭”了。不過蔣慶川也沒有虧待他,如今王昊也已成為鴻遠的技術副總,十足的左右手。
既然Yidoo承載了遠芯拉開手機真正“智能化”大幕的歷史責任,因此這二人便親自負責,可算是功夫下到了極點。
“過來看看你們。”蘇遠山和陳永明、王昊握手之后讓二人坐下,目光卻留在陳永明手里的文件袋上。
陳永明見狀,自然知道山總是迫不及待地想看到Yidoo4的實物真面目。當下微微一笑,打開文件袋,取出一臺漆黑的、渾身散發著玻璃光澤的手機遞給蘇遠山。
他看到,當蘇遠山看到手機實物的那一刻,整個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他不由得輕輕呼了口氣,同時也感慨萬千。
毫無疑問,這款手機的外形,是他看來最美的。
它的前后都是純粹的玻璃,中間是典型的三明治結構,金屬中框,同樣,也被漆成了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