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這就尷尬了,說拜神沒用,這顯然不是很合適。因為他現在,也算是‘神仙’,起碼李二他們是這樣認為的。可是說了拜神有用,那就明擺著要被打臉了。
看到陳禮不說話,長孫皇后猜測道,“游騎,可是這些事已有定數?”
陳禮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應該沒用的,與其想著求神拜佛,不如想些辦法度過危機。”
長孫皇后好像明白了,繼續問道,“游騎,這異象、大災,可是上蒼對人間帝王的警告?”
這樣的觀點在這個年代很有市場,地震了、發大水了,或者是出現彗星了等等。這一切都會被一些人做文章,什么皇帝失德等等說法就出現了,要檢討、下罪己詔等等。
看到陳禮搖頭,長孫皇后明顯松了口氣。原因就是她很清楚,一旦大旱后再有蝗災,勢必會讓朝野上下、民間非議很多,很多人會說李二的得位不正。
陳禮想了想,開口說道,“皇后,今年可能是大旱,但是想來也有大災。我知道移風易俗并不容易,但是如果蝗災來了,還是讓人捕殺比較好。聽說鴨子可以吃掉不少蝗蟲,消滅蝗蟲最重要,不會冒犯什么蝗神,沒這個神仙。”
之所以這么說,就是陳禮真的會有些擔心,擔心一些事情的出現。
因為他知道這么一個年代,鬼神之說非常的有市場。戰國時期有‘河伯娶婦’,為了免除水患,女巫勾結群丞等,假借河伯娶婦榨取民財,還要將年輕婦人投入漳河。
現在其實也是一樣,遇到了蝗災很多人想著的是不能得罪蝗神。那些蝗蟲就是蝗神的使者,雖然心痛它們吃了糧食,但是也不敢打殺。
就像西門豹發動百姓在漳河周圍開掘了十二渠,使大片田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如果蝗災到來的時候,不說完全消滅蝗災,但是也可以努力一下稍微的減輕蝗災啊。
其實李二他們做的不錯了,比如說不斷的設置常平倉以備荒年。但是這還不夠,不能只是被動的積蓄糧食,也需要稍微的尋找一些辦法,爭取主動降低這些災害的影響。
至于說求雨,長孫無忌他們還是要去求雨的。因為這也是一種政治活動,他們需要讓百姓們安心,需要讓百姓們看到他們的努力。如果什么都不做,肯定會讓百姓憤怒、失望。失去民心,對于朝廷的打擊會很大。
畢竟隋煬帝李廣的前車之鑒才過去不久,說起來楊廣才死去十年而已!
陳禮覺得很開心,這邊剛剛被召喚進皇宮,問完話就給放了出來,這是一個進步了。
而陳禮剛剛離開,李二就從屏風后走出來,“觀音婢,你覺得他的話有多少可信?”
“他的話,十句話能信五句便是好的。”長孫皇后笑了笑,對李二說道,“不過他在大事上不敢含糊,那些話想來也是真的。”
李二點了點頭,也認可這一點,“這話倒也對,一些大事他倒不敢隱瞞。只是事關天道、仙界,他便閉口不言,這著實可惱。”
長孫皇后想起來了什么,也有些不確定,“二郎,我記得先魯國公曾舉薦一人,在秦王府?”
魯國公就是劉文靜,這是反隋的功臣,能力也非常受李二的贊賞。
李二想起來了,那人便是李淳風。在隋朝時曾任縣衙小吏,棄官而為道士,頗有學問,自號黃冠子。受劉文靜推薦入秦王府,在去年的時候,李二授年僅二十五歲的李淳風將仕郎,入太史局供職。
長孫皇后繼續說道,“我也曾聽聞袁天罡頗有名氣,善風鑒、又精通面相。”
李二點了點頭,他覺得這件事情也確實可以好好問問,派人去打聽一下。雖然在李二的心目中,真正的神仙也就是陳禮了。但是凡俗間,說不定也有那么幾個厲害的人物。
讓李淳風、袁天罡過來,這也不是什么壞事。
陳禮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他現在在忙著繼續改善生活呢,繼續在忙著拜師學藝呢。
時間對陳禮來說也是比較寶貴的,因為他要做的事情可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