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音樂的崛起有它的突然性。
歌壇剛剛開放的時候,接近港澳的優勢讓它一下接觸到了很多內地城市接觸不到的新鮮事物,就像一個氣球被一口氣吹到膨脹起來,或者像一個暴發戶一樣呈現出了短暫的輝煌。
但實際上它各方面都不成熟,也缺少過往的底蘊,沒有很好地發展下去。
隨著國家的開放,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京城自然也重新煥發了文化中心的優勢。
憑借著過往的底蘊,京城的優勢體現出來了,創造南方樂壇輝煌的那批歌手也感受到了京城的魅力,紛紛北上也就順其自然了。
這批歌手的北上直接讓南方的音樂陷入了低谷之中。
“劉總!將來有沒有想過到北方去發展?”
“到北方去發展?”劉文對梁涼這個問題感到詫異。
“如果有一天南方的音樂環境發生了變化,不再適合歌壇的發展開始走向衰落,歌曲創作的中心向北方轉移的情況下。”
“能出現這種情況嗎?”對于梁涼所說的情況,劉文壓根不信。
羊城歌壇的形式,現在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這和梁涼所說的情況截然不同。
“我只是說這種可能,也許明年就出現了,也許十年也不會有這種現象。”
“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我也不會去北方,我這馬上就要退休了,還到北邊去折騰啥?”
“發揮余熱呀!報紙上不都說了嗎?離退休干部可以繼續在社會上發揮余熱。”
劉文笑了:“到時候再說吧!咱們還是先說說你的這張專輯吧,我估計兩天時間你們的這張專輯就有歌曲能進入嶺南新歌榜和粵省新歌榜了。”
“嶺南新歌榜?它不是以推進原創粵語歌曲為主嗎?我們這專輯里邊可都是國語歌!”
嶺南新歌榜原來是珠江經濟臺在1989年成立的《音樂沖擊波》欄目,這個節目也是一種歌曲排行榜的形式出現的,主要以推介原創粵語歌曲為主。
92年的時候《音樂沖擊波》演變成了《嶺南新歌榜》。
而劉文說的另一個榜單《粵省新歌榜》的前身是健牌歌曲大賽,后期就變成了《粵省新歌榜》。
這兩個榜單是當時南方樂壇最負盛名的兩個歌曲榜單。
“《嶺南新歌榜》雖然是以推薦粵語新歌為主,但現在也有國語歌曲入選。”
排行榜這個東西還是有用的,濤聲依舊和麥子杰等歌手就是通過排行榜被更多人認識。
藍鯊樂隊在羊城有這么高的人氣其實也和這個排行榜有密切關系。
《故鄉》專輯發售后,里邊有四五首歌曲,都曾經上過這個榜單,《故鄉》和《回歸家鄉》兩首曲子曾經在排行榜占據過數周的榜首位置。
《藍蓮花》和《灰鳥》等作品也占據過高位。
不過對于眼下這張專輯有哪些歌曲能爬上排行榜,梁涼不是很上心,明天他們就要坐飛機趕回連灣市,準備參加蘇恩南的演唱會。
參加蘇恩南演唱會可以給藍鯊樂隊積累足夠的人氣,當人氣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藍鯊樂隊也要開始開演唱會了。
不管樂壇將來如何發展,開演唱會始終是歌手穩定的收入來源之一,前提是你得有那么高的人氣,否則你開個演唱會來那十個八個人看,那有老婆還得搭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