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弟弟?這太年輕了吧?”
高興這是第一次看到梁風。
梁涼這個心累:“高叔!我才十八,我弟弟能有多大?”
“你才十八嗎?我怎么感覺你都三四十歲了?”
“我有那么老嗎?”
“我說的不是你的長相,是你的處事方式,雖然你嘴上盡說些沒把門的話,但是你處事的方式總讓我感覺你是一個成年人。”
“那說明我心理成熟。”
能不熟嗎!他一個四十多歲重生的人,心理上比高興還成熟呢。
高興和哈喇子在東廂房里看梁風干了半個小時的活兒,然后出來站在屋檐下和梁涼聊天。
“你做這吉他自己用嗎?”
梁涼搖頭:“這種吉他都是給初學者練手用的,我們自然不會用這樣的吉他。”
“你們不用那你做這些吉他干啥?我看你弟弟好像做了五六把吉他,就是留著玩,也不可能做這么多呀!”
“那些是用來賣的,我在連灣開了一家琴行,這些吉他進了琴行,可以賣三四百塊錢。”
高興眼珠子開始亂轉了。
“這意思就是你準備加工吉他自己賣?”
“也不是我自己賣,如果將來加工生產多了,我自己是賣不過來的,就得批發給別人***如說在西柳市場設個攤位搞批發。”
“如果到那種規模,指望你弟弟自己那根本做不了多少,就算你手藝做得純熟,一天也就能做一把吉他,你需要雇人,比如我這樣對做吉他有興趣的人。”
在農村就那么多活兒,在基建市場還沒打開的九四年,干完了農活也就只能在家里看螞蟻上樹了。
如果能找點別的什么活賺點外快,也是對家里的一種補貼。
梁涼哈哈一聲笑了:“你要是真想來做可以,但是暫時我給不了你們太高的工資,最多一個月能給到你們二百四,畢竟是初創階段,一時半會兒我是看不到利潤的,只能給你們這么多,將來打開市場效益好了,我會給你們漲工資。”
九四年下半年,二百四的工資真的不多,但是考慮到即將到來的下崗大潮也還是可以的。
“你需要多少人吧?”
“現在我可不需要多少,最多也就是你們樂隊這幾個人想干可以來干,因為要用人,我得首先可著我們自己隊里的人,然后是本大隊的人,再往下才能輪到別人。現在之所以不需要太多的人,是因為地方太小,我家就這么個院子人太多了耍了不開,現在就是招人也不會超過十多個。”
自己隊的人不用而去用別人,這不是找挨罵嗎!
能用樂隊里這四個人,這已經是天大的面子了。
用高興他們四個,再從本隊招個六七個人,這十多個人將會成為骨干。
他們每人會學一樣或者兩樣項目,他們將來再去教會別人,然后形成流水線式的生產。
再過幾年如果這個項目發展起來了,這些自己企業里的骨干都會出去另立門戶,開枝散葉。
這樣一來,這個項目就在遼南地區扎下根了。
如果畢勝在連灣或者是他的家鄉能把木吉他也形成規模,那么將來這里將成為全國重要的吉他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