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沒有任何人在樂壇上哪怕有一點名氣的樂隊,第一張專輯就拿出七十多萬張銷量。
這個成績不是一般的優秀,簡直是太優秀了。
可以說這是一個奇跡。
在崖河市,音吶河樂隊已經是一等一的明星級樂隊,每年崖河市春晚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而且還是在黃金時段出場。
今年的崖河春晚上,他們演唱了四首歌曲,是崖河市春晚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關于他們那張專輯的分賬錢,前面梁涼給他們發了前五十萬張的分賬,這還有近二十五萬張專輯的分賬沒分。
他們還能分十六七萬,每個人還能分三萬多塊錢。
梁涼就把這筆錢拿來了。
依然只是活期存單。
梁涼拿來一張表格,他們專輯的總銷量,每張專輯的具體分賬都在表格上。
在高興對照過以后,梁涼把存折交給了高興。
上一次他們分了八萬多,加上這一次的三萬多,這張專輯給他們樂隊每個人帶來了將近十二萬的收入。
這是一個他們當初連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現在我自己有了音像公司,明年準備給你們再出一張專輯。”
今年要給他們出專輯歌不好湊,畢竟農民的歌太少了,就是有幾首也不足以達到暢銷的程度。
達不到暢銷自然就不能出,梁涼開音像公司自然也是要考慮經濟效益的。
畢竟現在有好幾百人靠著他養家糊口呢,不是當初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候了。
這個得慢慢來,急不得。
等把曲子湊起了再出。
對于再出專輯高興是十分高興的,出專輯賺的錢多還快,哪有反對的道理。
既然要出專輯,自然就需要有一個手續了,也就是說海韻音像公司準備簽下音吶河樂隊了。
對這一點高興更沒有意見。
梁涼讓高興他們過了正月十五到海韻音像公司找劉文簽約。
至于選擇買斷還是分賬由他們自己說算。
音吶河樂隊現在在崖河平時也是有不少活兒干的,結婚開業,市里有個什么活動都少不了他們,平時就在吉他廠里干活兒。
小錢也賺了不少,但像專輯那樣一下子分十萬八萬沒可能。
簽約海韻音像公司后他們就算是職業樂隊了,只是不知道他們能堅持多久?
畢竟你簽約公司是要拿出成績的,出不了成績就只能自生自滅。
梁涼對簽約音吶河樂隊心情有點復雜,他并不指望音吶河樂隊能給他創造什么價值。
因為指望不上。
畢竟他們的音樂素養還是太低了。
因此頂多也就是簽個三年的短約,三年后他們實在不行就只能去海韻音校去教民樂了。
再退一步,他們也只能去唱流行歌曲了。
但是唱流行歌曲就和他們的人設不符了。
走一步算一步吧。
從初七到初十,梁涼說徹底的放松了幾天,不去想和工作有關的任何事情,整天在家里溜溜達達。
期間還去狐仙洞許了個愿,從狐仙洞回來順道去大河上打滑刺溜,差點掉到冰窟窿里。
到了正月初十,梁涼和許梅告別親人回到連灣,開始新年后的工作。
一回到連灣,梁涼就聽取了韓陲這兩個月的行程安排。
三月份沒什么大事兒,四月底有第二屆海韻音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