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花的招牌響亮,掙的錢也多,有眼光的當然都想進海浪花樂團。
回到公司后,梁涼開始制定了海韻公司新一年的規劃。
他制定的規劃這只是一個類似于大綱一樣的規劃,沒有多少細節。
梁涼把這個大綱制定好以后,交給劉文和穆水華讓他們再進行補充。
他們還會把這份計劃再往下發放,一直發到各部門經理手里,這些部門經理再把自己的建議填寫上,最后再返回到公司高層。
這一路來回走完,這份計劃也就詳細了。
高層再經過推敲,海韻公司這一年要干什么也就有了比較詳細的規劃了。
今年海韻公司可是有些重要的項目,首先就是好聲音的海選。
好聲音是海韻公司今年的重中之重,可以說公司的其他項目一旦和好聲音頂牛必須得讓路。
從去年秋天,海韻就開始在專輯和網站上進行了好聲音節目的廣告。
同時也對節目的創意進行了注冊和專利申請。
上一世荷蘭人因為這個創意可是把專利賣到了全球,賣了十好幾億米元。
現在梁涼也想賣米元回來,當然要注冊和申請專利了。
海選從四月份開始到五月中旬結束,然后從七月中旬開始正式舉行。
到現在為止東北三省和京城的衛視都買了版權要進行播放。
首屆好聲音的評委幾乎都是海韻公司的人活或者和海韻公司關系不錯的人。
徐威、蘇恩南、黃家俊和田震。
徐威和蘇恩南以及田震就不用介紹了。
這一世的黃家俊依然還活著,但也因為活著走紅的程度就不如上一世。
雖然紅的不如上一世,但在內地還是達到了傳奇般的走紅程度。
正因為B安樂隊在內地有這么大的歌迷群體,梁涼做主把黃家俊請來了。
好聲音的流程和上一世幾乎一模一樣,這些導師也是要陪伴好幾個月。
梁涼給他們開出五十萬的薪酬在二零零一年也不算少了。
雖然好聲音是一檔全新的節目,海選的范圍起初也僅限于東北三省。
但有志于歌唱事情的人在電視網站和海韻公司的專輯后面看到它的廣告后紛紛報名,并且還埋怨海選范圍太小。
很多人在海韻網的論壇上紛紛留言,要求擴大海選范圍。
這才有了海選范圍擴大到京津翼地取得決定。
報名參加海選的學員超過萬人。
參加海選的導師都是海韻公司的知名歌手,公司一共派出去了幾十人,最后將選出優秀的選手進入最后的決賽。
這些歌手本身如果沒有簽約公司就會被海韻公司簽下。
除了好聲音外,公司另一個重要的項目就是藍鯊樂隊的全國六十場的巡演。
這是樂隊換主唱后對市場進行的一次試探,看看歌迷到底能不能接受新主唱。
雖然換主唱后樂隊在連灣進行了一次演出效果不錯。
但是連灣畢竟是藍鯊樂隊的老巢,連灣人對藍鯊樂隊有一種發自骨子里的偏愛。
所以,在連灣取得不錯的效果不能證明在全國也吃得開。
樂隊必須要親自到一線去檢驗一下自己的成色。
確定了自己的定位,公司也好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
藍鯊樂隊是海韻音樂節結束后的第二天踏上征程的,他們的這次巡演要一直持續到十月份才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