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
我去,這個箱子里的寶貝還真多,連《永樂大典》這玩意都有,這可是國寶…
《永樂大典》是華夏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為《文獻大成》后來被永樂皇帝命名為《永樂大典》,是華夏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783卷,光目錄就有六十卷,分為11095冊,約莫3.7億字,匯聚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可惜《永樂大典》自從編篡完成以來,多劫多難,正本尚未明確是否在永陵外,《永樂大典》的副本慘遭浩劫,至今仍存不足八百卷……
現如今,華夏國家圖書館珍藏有161冊,米國有40冊,應該各地存有51冊,寶島有61冊,其余多數分散在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大學,研究所等地,亦有不少被私人收藏……
這樣的奇書,絕對是華夏最大的財富,令唐大少想不到的是這里居然有珍藏……
“永,永樂大典……我的老天,這里還有《永樂大典》?”
原本一臉淡定的對這些東西進行清查的老李在看到這四個字之后也變得不淡定了……
“什么?這里還有《永樂大典》?讓我看一眼,讓我看一眼……”原本正在記錄的小孫聞言驚訝的把頭湊了過來……
他們都是文物研究的學者,主要研究各個朝代的一些歷史事件,風俗文化,經濟人口等等諸多方面,而對這些東西的研究,最直觀的反應,莫過于那些記載在文字上的東西……
通過一些瓷器,青銅器雖然也能了解一些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社會結構等等,畢竟只能全憑推測,了解部分,難以深入研究,只有文字記載,被確切的用文字記載下來的東西,研究起來才更加的方便,這也是帶銘文的青銅器和不帶銘文的青銅器價值差別巨大的原因……
“好好完成你的工作,東西就在這,還怕沒得看不成?”老李頓時沉下臉來,似乎忘記了,剛才他看到這《永樂大典》的時候,那激動的神色似乎并不比小孫差多少……
唐大少見狀笑道:“先清點,清點完了,有的是時間讓你們研究。”
最后整個箱子里的書籍全部掏空之后,在最下面居然隱藏著一些信箋,約莫十余封的樣子……
“記錄,書冊一共八十七本。”老李道。
“是,書冊,八十七本。”小孫記錄道。
“嗯,最后信箋,十二封!”老李道。
“信箋,十二封!”小孫重復道。
至此,箱子里空落落的,所有的東西全部清理完畢……
這是,小田從一旁拿了一個相機,對著這個空箱子從不同角度拍了幾張之后,再對準那一茶幾的東西來了幾張……
“現在開始具體的清點工作,小孫,還是你記錄,小田,你負責拍照。”老李輕聲道。
清點的東西,每一樣都要拍照,留有照片,還要有文字記錄,這樣才算是完成了整個的清點工作,至于這些東西的年限,來歷,名稱,等等,都是后續研究人員的工作內容了……
“好的,老師。”兩人同時答道。
“老李啊,你先從書籍開始,清點一本放進去一本,這些信箋,我先看看,有沒有什么發現。”唐大少道。
“是,唐少。”
老李對著唐大少點了點頭,然后拿起一本書道:“《永樂大典》1121冊,《永樂大典》1134冊,《永樂大典》1131冊……”
老李每念一個名字,小孫便記錄一個,小田拿著相機對著一本本書開始不停的進行拍照工作……
而唐大少將目光放在了那些信箋上,這些信箋被收藏在密室,還放在《永樂大典》的下面,不知道會不會有什么勁爆的內容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