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已等在中院。
他不敢去后院,因為沒有命令,任何男性都不能出現在那里。
“殿下,燕郡的各個豪族把商會的文書送來了,咱們王府今后獨占四成的利潤,另外,還有其他幾家的占多少都在這里。”劉福把文書遞給趙煦。
點了點頭,趙煦大概掃了眼。
上面各家也都寫了派出的人員,包括采購原料人員,制冰的人員,販售人員。
“今日,這些人就要南下去金陵了,咱們王府怎么辦?”
趙煦想了下,“派三個王府家丁跟著去就行了。”
商會里他拉上張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方面是為了掏出張家的銀子,一方面也是為了故意制造矛盾。
他已經大概搞清楚了,當前燕郡的豪族以張家和董家為首,分為兩派。
所以為了不讓對方占便宜,雙方定會死死盯著賬目。
若只要一家,必定會想著欺瞞他。
但現在,任何一家想在賬目里做手腳都很難。
所以王府只需派出家丁打打醬油就可以了。
“是,小的這就去辦。”劉福去了。
趙煦來到門外。
常威如同一根柱子站在大門外,盯著過往的路人,好像任何人都可能是搶劫的賊匪。
“殿下,昨晚一夜無事。”常威眼上掛著黑眼圈。
趙煦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
“末將職責所在。”常威朗聲道。
對常威這個侍衛統領,趙煦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要感謝他的父皇,把這么一位耿直的漢子送到他身邊。
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現在大頌朝局的混亂。
真正有本事的人得不到重用。
滿朝上下盡都是些奉承阿諛之輩。
“常統領,本王的親軍按照律制該有多少人?”
俗話說筆桿子不如槍桿子。
燕州的豪族們如此猖狂的一個原因在于北狄騎兵年年襲擾,朝廷又四面皆敵,兵力捉襟見肘。
所以,允許燕州豪族訓練私兵,建設塢堡應對北狄人,燕郡的豪族除了有錢,還有私兵。
而這樣做的后果就是燕州的割據勢力更加猖狂。
“回殿下,按照律制,共可蓄養兩萬人。”
“那你想當本王親軍的大將嗎?”趙煦淡淡說道。
常威聞言,心跳急劇加速,口中卻道:“殿下玩笑了,末將何德何做燕王府的親軍大將。”
趙煦心道你還裝,于是隨意道:“既然如此,本王就另外挑人了。”
“末將覺得也可以一試。”常威忙說,訕訕的笑著。
“嗯,這就對了,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合格的士兵。”趙煦背著雙手,一副賢者的模樣。
對他來說,現在有銀子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建設軍隊,槍桿子里出政權,這道理千古不變。
不然,他掙得這些銀子終究是為他人做嫁衣。
而有了親軍,下一步才能掌控燕郡,把違逆他的豪族干掉。
“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常威念著這句話,勾起了當初從軍時的志愿。
曾經,他也一心熱血,報效朝廷。
但血卻在軍中的爾虞我詐中冷了下來,現在趙煦的一句話,如炸雷般將他心中死寂的火山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