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頌從未舉行過選拔官員的考試,這卷子他們當然不能說錯。
而且燕王出的卷子也的確很犀利。
卷子的問題的確就是官員時常遇到的問題,真考量官員的辦事手段。
將第一份卷子放下,兩人看向第二份卷子。
這份卷子上面列的是數術題。
君子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其中數就是數術,這也是讀書人必須掌握的,在他們看,這的確是必須要考的。
而到了第三份卷子,他們再次傻眼。
這上面只有數個題目,留下大片空白的地方。
第一道題是:官員應當敬畏什么?
“伸手必被捉,淺談治理商貿賄賂。”楊賀念出這句話,忽然心里發虛,這題怎么像是針對商行的?
“燕州當下百廢待興,當如何治理方能讓燕州富庶?”
“……”
三份卷子全部看完,劉福和楊賀怔了好一會兒。
這些題目雖古怪,但是他們卻能感覺出來,這的確是考驗官員真題。
考考詩詞,史冊典籍不如卷子上的題目實在。
“如果沒有什么意見,你就拿回去吧,注意,不要泄露了題目。”趙煦似笑非笑望著兩人。
不論兩人是否反對,這題目他就這么出來。
這可是他從腦中浩如煙海的題目中挑出來的,接近近代官員考試了。
第一份考的官員的具體行政能力,所以都是針對他們上任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出的考題。
第二份是數術,官員是要負責丈量田畝,計算賦稅等事務的,數術也必須得靠譜。
而第三份則是考的官員的大局觀了。
在他看來,若是能在這三份卷子上過關,基本就能做一個合格的官員了。
“是,殿下。”劉福應了聲是,同時為參加這次官考的士子默哀。
行了一禮,拿著卷子要出去,想起什么,他道:“殿下,這考卷的答案?”
“等考完了,本王會給你。”趙煦道。
他不是不會給這場考試任何作弊的可能的。
再次應了聲是,劉福轉身離去。
楊賀告了退,也是灰溜溜出了書房。
“劉王傅,這政務學堂第一批學員算上我一個吧。”楊賀脊背發涼。
這政務學堂的事,燕州官場都知道。
但許多官員的興趣不是很大,他也一樣。
但看了這份卷子,他突然有了股危機感。
按照燕王的說法,這次官考老官員不必參加。
但來年,老官員內部會有一場考試。
如果不合格,結果就是貶職,甚至革除官職。
他可不想明年自己這燕郡商行主事的位置就得讓出去。
“好,自是沒問題。”劉福額頭上還微微冒著冷汗。
這次舊官員是占了大便宜的。
因為隨燕王打下了燕州這塊地盤,有功勞才免于官考。
所以燕王給了官員們一年的時間。
若還是混吃等死,燕王就不會再客氣了。
這次,即便是他這個王傅也得小心了。
這次糜莊帶來的人里還有幾個很不錯的。
比不上他們,他面子可就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