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突然加重了語氣,“還有,既然本王為大統領,從現在起就沒有王府親軍,馬家兵馬之別,你們現在俱都是東路軍兵馬,東路軍將領,誰若怯戰畏戰,不聽調度,相互傾軋使絆子,不要怪本王辣手無情,不要說是你們,即便是你們的州牧,本王也斬得。”
馬翰聞言,沒有一絲不高興,而是說道:“若我馬翰犯了軍令,甘愿受罰。”
馬家將領本就被趙煦的一番話震懾住了,見自己的家主對燕王也絲毫不敢有違,心中自然有了分寸。
這次戰事,燕王就是他們的統帥了。
令將領們散去。
趙煦單獨留下馬翰,常威和典章。
這幾天,探馬一直在偵查秦州的情況。
相關的情報不斷被送來。
大頌三路北伐軍陸續抵達后,西涼和馬瑾也動了起來。
其中西涼又有十五萬大軍從蕭關進入秦州,讓西涼在秦州的兵力達到了三十萬人。‘
而據馬翰說,這段時間馬瑾瘋狂抓壯丁充入自己軍中,將自己的兵馬擴充到了二十萬人。
如此,只是西涼和馬瑾兩家軍隊就到了五十萬人。
不過對于馬瑾的軍隊,趙煦直接略過。
這種靠拉壯丁湊起來的軍隊一擊即潰。
同時,這幾天還有件令他疑惑,那就是北狄軍隊始終沒有動,大有坐視大頌和西涼開戰的樣子。
“秦州七郡,咸城咸郡居于中央,東面是渭郡,南面是翁郡,西面是寶郡,北面還有三郡,但當下楊豐將軍估計是令三路兵馬各自攻克咸城外圍的三郡,繼而兵發咸城。”趙煦道。
常威和典章俱都點點頭。
這是一種穩扎穩打的戰法,符合楊豐這個老將的習慣。
趙煦接著道:“據探馬送回的消息,西涼在這三個郡似乎都放了十分兵馬,其中渭城的是西涼的十萬兵馬,翁城的也是,只有寶城內是馬瑾的十萬兵馬。”
典章聞言頓時一笑,“看來西涼和馬瑾最看輕的便是蕭家的軍隊了。”
“這是自然,中路兵馬多,東路有殿下在,蕭家兵馬翻不起大浪。”馬翰道。
常威神態輕松,這時候說道:“當初打過一次渭城,現在又要打第二次了。”
他說的自然是馬瑾叛亂時候的事。
趙煦介紹了秦州的兵力分布情況,見三人俱都信心十足,于是道:“這只是西涼和馬瑾的兵馬,你們可不要忘了,還有北狄,現在北狄越是不動,越是危險。”
三人聞言,頓時面色沉了下來。
正如燕王所說,北狄若是動了,他們還能了解北狄的想法。
但北狄就是按兵不動,誰也猜不準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如此,進入秦州后,他們還要十分小心才是。
給三人提了醒,以讓他們戒驕戒躁,趙煦便令三人回去整頓兵馬。
第二天早上,趙煦領著二十四萬兵馬雄赳赳氣昂昂邁過秦關向渭城出發。
這次西涼和馬瑾都沒有在小縣城中安置兵力。
或許在他們看來,縣城城墻矮,駐兵起不到阻礙作用,只會分散兵力。
所以將兵力主要放在郡城這樣的大城內消耗他們。
一路上幾乎沒有廢什么力氣就拿下渭城周圍三座縣城。
第三天中午的時候,趙煦抵達了渭城城下。
望著城墻上嚴陣以待的西涼士兵,趙煦下令安營扎寨。
十萬人防守的城池他也是第一次攻打。
必須得仔細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