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就在秦關,這些條件我需要向他回稟。”
竇唯拿眼角的余光掃了眼身后的禁軍士兵。
盡管精神振奮,但這些士兵盯著,他不能表現出來。
鐵木塔點點頭,“對大頌皇帝說,這次議和,我們北狄不是輸了,而是偉大的可汗不愿再見到兩國交兵,生靈涂炭。”
“皇上仁慈,同樣如此考慮的,此番戰事,我們大頌也沒有輸。”竇唯道。
這話他自然不是說給鐵木塔聽得,而是說給趙恒,燕王,朝中大臣們,甚至大頌百姓們說的。
他們逼的北狄議和,卻要如同戰敗一樣簽下此等契約。
消息傳出,他竇唯是要被人指著脊梁骨罵的。
適度表現得強勢一些,至少能讓他少受點苛責。
鐵木塔臉上掛著冷笑。
他不認為這次北狄敗了,東面他們的確受挫。
但西面,他們贏了。
如果不是燕王施展詭計救出大頌皇帝。
他們一定會讓大頌在北狄的鐵騎下滅亡。
議和的唯一理由,便是燕王徹底惹惱了他們。
燕王不除,難滅大頌。
所以,除了與大頌朝廷議和,緩解西涼到晉州一線的形勢,騰出手專注對付燕王。
他的父汗還決定利用勢族與皇家的矛盾,趁機扶持勢族。
讓大頌國內勢族能夠壓制皇家,在大頌內部讓燕王也不好受。
當然,這些勢族里若能出個像袁家一樣暗中投靠他們的勢力就更妙了。
不過他也清楚,這很難。
大頌勢族與袁立不同,對大頌勢族們而言,自大頌立國起。
這個天下便是勢族與皇家共治的。
大頌的江山也有他們一部分。
雖說內部紛爭不止,但不到山窮水盡,他們也不會想讓北狄入主中原。
畢竟,他們任何一家都有取代趙氏皇族,問鼎天下的希望。
但機會不大,不代表完全沒有機會。
他們北狄會不斷嘗試。
想到這,面對竇唯的呵斥,他決定給竇唯一個面子,于是選擇了沉默。
竇唯見狀,露出一絲隱晦的笑容,借機由駁斥了契約中幾條內容。
鐵木塔或是沉默,或是與竇唯大吵。
半個時辰后,僵持不下,竇唯轉身走向秦關。
登上城墻,他將羊皮紙呈給了趙恒,“皇上,這就是北狄提出的全身條件。”
趙恒展開羊皮紙,微微掃了眼便臉色一變,“他們北城首先找我們大頌議和,為何還狂妄至此!”
“臣也是這么罵他們的,這次交戰,有輸有贏,憑什么大頌要向他北狄每年繳納五百萬兩白銀歲貢,且停戰,竟然不包括燕州一線,簡直可惡。”竇唯義憤填庸。
趙恒讓他出面去見鐵木塔,毫無疑問想讓他背負罵名。
可趙恒不會想到,他竇家與鐵木塔私下有了往來。
這次議和對他頗為配合,讓他痛斥了一頓。
現在,接不接受議和的條件便只在趙恒自己了。
想到什么,他又補充了一句,“鐵木塔說,五百兩歲貢是皇上在咸城的時候答應他們的。”
趙恒老臉微紅,當時咸城被圍,他別無他法,只能向北狄妥協。
現在鐵木塔將這事搬出來,他不由一陣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