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中,紫瑯國王面色冷峻。
王世子姚璞端立御前,在他身后便是睿寧王姚瑯,兩人同為紫瑯王妃嫡子,另一側依次排列幾位重臣,此刻,大殿之上一片冷寂。
自從“端午汛”后,大水淹沒許多良田農莊,大量衣食無著的百姓淪為流民,修復河堤需要人工,各地以工代賑招募不少失地壯勞力,官府還要開倉放糧,轉眼過去一個多月,眼看國庫儲糧少了下去。
紫瑯國土地偏少,但河湖縱橫,桑蠶絲織發達,刺繡更是精巧獨特,靠絲綢貿易也能物阜民豐,燕云朝便是他們往來最頻繁的北地大國。
如果睿寧王當初順利與玉華公主成婚,這個問題應該不難解決,如今兩國關系很是尷尬,但眼下的困境也只好硬著頭皮向燕云帝求助。
派往燕云朝的使臣已經回信,雖然公主至今仍未找到,但燕云帝并沒有拒絕紫瑯的求助,可提出交換糧食的絲綢刺繡數量,遠遠超過紫瑯國眼下的能力。
戶部尚書王廉終于打破沉寂,出列稟奏,“大王,工部用糧食招募失地流民修筑河堤,因遭水患,今年稻米收成銳減一半,如果繼續用儲糧招募人工,恐怕撐不到秋汛結束,這樣下去……紫瑯國到了年底會有大的饑饉,還是要早做主張才是。”
這次禍患源頭是大雨后的大汛,睿寧王在工部歷練,紫瑯國水利是重中之重,這項事務便歸他總攬,姚瑯一向做事勤謹,此次河湖潰堤確實出乎意料。
這段時日,姚瑯禍不單行,一場端午汛,讓他多年治理河湖的功績毀于一旦,前來成婚的玉華公主也下落不明。
戶部尚書這番話讓殿上氣氛更加凝重,各位王公重臣默契地陷入沉默……
姚瑯面色淡然,一直只是靜靜聆聽奏報,此時,他打破眾人各懷心事的寂靜,出列奏道:“父王,皆因兒臣監管不利,才給百姓造成災患,燕云朝提出的要求或許可以滿足,兒臣責無旁貸!”
聽到此處,王世子也忙出列,“父王,睿寧王一向做事勤謹,此次水患也是天災,兒臣在戶部一定盡力協助,燕云帝明知是二弟監管工部,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故意刁難!”
紫瑯國王神情有些復雜地看看姚瑯,“盡力而為吧!玉華公主畢竟是在紫瑯失蹤,為人父母,我也可以理解燕云帝的心情,現在這樣已經是對我們手下留情了。
紫瑯國王微微蹙眉,“只在月明湖中找到公主的禮服,還是要繼續尋找她的下落。”
“兒臣遵命!”姚瑯面無表情地答應著。
議政結束,待紫瑯國王離開,眾大臣們也都匆匆離去,生怕再起事端,只剩兩個王子尚在殿內。
姚璞拍拍姚瑯肩頭,一臉關切,“琳與,你最近辛苦了,有什么需要王兄幫忙的事,盡管說!”
姚瑯漠然點點頭,“多謝王兄關懷,還是臣弟才能有限,日后自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