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蘭西亞,劍松城。
雖然如今已是深秋,但城外的山脈和曠野依然一片青綠,山間的薄霧中帶著一絲清冷。
這里是克蘭西亞的最南側,也是曾經西風的邊境,因為周邊盛產一種挺拔的松樹而得名,這種松木質地堅硬,而外形筆立如劍,所以當地人取名為劍松。
在過往的西風,這里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唯一能讓人惦記的也就是城池旁的黑松河,順著這條河流向南,可以前往維爾加。
沒到過當地的人或許會覺得這里應該是個商貿重鎮,但實際上,因為此處是黑松河的上游,河水較淺難以走大船,且周圍多是高山,一直以來西風和維爾加的交易更多是通過寬敞的陸路前往霍普蘭爾。
但隨著時代變遷,維爾加的分裂,克蘭西亞的成立,黑松河劃給寒霜玫瑰,如今這里便成了克蘭西亞面對寒霜玫瑰聯合的橋頭堡。
接到寒霜玫瑰調兵的消息后,克蘭西亞這邊也是緊急征調了周邊的8萬軍隊,前來此處鎮守。
而此地因為周圍多山,人煙稀疏,城中原本長住的人口也不多,總共才5萬左右,一下子多了這么多人,吃飯就成了大問題,而且山路難走,補給也較為勉強,繼續調兵的話,恐怕難以支撐。
鐵灰色的石磚城墻上,將軍賽格俯瞰著下方寧靜的河水,問向身邊的副官。
“寒霜玫瑰的軍團大概什么時候到?”
這位穿著干練軍服的副官回答。“大人,據新維爾加聯盟那邊的傳信,他們三天前路過湍流城,那邊據這里大概有100里,想來應該也快了。”
“魔像雖然強大而堅固,但沉重無比,他們如果用船運,最多航行到離這里60里的地方就不得不下船,然后步行。“
“寒霜玫瑰有這么多船嗎?”賽格繼續問道,他剛從王都過來,對克蘭西亞南方的情形還不是特別了解。
“以前沒有,但他們吞并了維爾加的一半,可以征調其下的大量商船,另外,據說他們還造了鐵甲艦。”
時隔兩年后,在達亞斯商會的協助下,寒霜玫瑰這邊也開始下水第一批鐵甲艦,而‘大東方號’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實驗船。其他的一些鐵甲艦雖然某些性能不盡人意,但也沒浪費,如今正好拿來運送魔像。
“如果魔像軍團真的兵臨城下,憑借我們當下的兵力和手段,怕是難以抵擋。”這位副官憂心忡忡的說道。他接受過克蘭西亞的中級軍事教育,了解目前各國的軍團實力和長處。
“是的,但作為軍人,鎮守此地,不讓敵人通過就是我們的職責。”
“即便最后會失守,我們也要給予敵人重創和損耗,讓其實力一步步削弱。”賽格聲音如山間的巖石一般,沉穩而堅定。
對眾多克蘭西亞的的軍人而言,和平的時光是如此短暫,他們與與西風的貴族作戰似乎就在昨天一般,早年起義時的那股血性和堅毅依然還沒消散。如今接到命令后,即便知道這場戰斗會十分兇險,但依然沒有人抱怨和逃避,而是習以為常的跟隨軍令調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