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點:良心不安的爬起來,琢磨著今天該怎么寫。
下午4點:尋找靈感和素材中,試圖擬定新大綱。
下午5點:想來想去,還是按著感覺來吧,不管了。
晚上6點:要碼字了,青空。他說,可以上了。
晚上8點:第一章出爐了!我去熱個飯。
晚上9點:看看第一章的評論,快速吃完晚飯,繼續第二章。
晚上11點:第二章完成了,不過還得檢查下錯字,趕在凌晨12點前發出。
凌晨1點:和群友聊天談心,發表情包。
凌晨2點:想起某個游戲今天還沒玩。
凌晨4點:困了,趴被窩去了。
凌晨6點:突然睡不著是什么情況!
第二天早上:好困,繼續睡會。
大概就是這樣子的00/偶爾也有通宵暴斃的時候,導致第二天萎靡不振。
————
因為寫小說的緣故,最近也是思考了很多關于人生、社會等問題,而事實上也很難否認,世界上確實存在丑陋和黑暗的部分,甚至是絕大部分,讓人感到失望和難受。
但并不能說,世界是這樣的,所以我也得這樣。
自我進入大學,以及畢業后工作進入社會,這些年的經歷來看,確實經歷了不少坎坷,包括不限于母親患重病去世,家中錢財散盡,自己工作被騙,換了好幾份工作,后來又報班學編程轉行失敗,突然病倒入院,以至于需要常年吃藥維持之類的。
但這些不算什么,我知道也見過比我還要不幸的人,不算媒體上的,就是自己身邊親眼看到的。
生活確實不能事事如愿,它并沒有給我們呈現出想象的那般公平、公正。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追逐一些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有時說他幼稚也好,不可思議也罷。只要確實是在心中輾轉反側多年的,想嘗試的,而且也無損法律公共道德的,都可以去試著做一下。
這樣會篩選掉那些不該有的遺憾,同時也會在大浪淘沙中,發現自己真心喜歡的事物。
人生的意義是在于去追逐那些自己喜歡,且讓自己感到溫馨、平和、舒適的事物。而這樣的事物,也是在人生和成長中逐漸慢慢發現的。
見到讓人厭惡的場景,如果有能力的話,就去改變它。如果沒有能力,就盡量避開它,實在避不開,就嘗試著去適應。
適應并不代表認可,也不是助紂為虐,而是在自己不做同樣壞事的情況下,盡量去達成目標。
最后,借用最喜歡、最佩服的作家,魯迅先生的話。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之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
.
.
.
.
.
另外,下一卷也要開始了,洛蘭希爾在東大陸的生活即將開始,這次或許會是溫馨的日常生活呢
大家敬請期待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