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陸,克蘭西亞。
自從兩年前開戰后,數百萬大軍匯聚在天啟要塞附近,排布在漫長的邊境線上,與席卷而來的蒼紅大軍交戰。
自國家工業改革后,克蘭西亞的各種裝備也逐漸齊全起來,基本上能保證每位士兵都能得到統一的兵刃和護甲。
行軍靴,防水披風,帳篷,背包,水壺,頭盔,輕鎖甲,鍛造胸甲,軍刀,匕首,以及火槍,這些物資在國家機器的全力運轉下,由各個省郡生產出來,然后源源不斷的匯聚到前線。
在如今的戰場上,火槍雖然已經開始使用,但并未成為主流,原因有很多。
一是,射程有限,目前的滑膛槍的射程有效射程不過100-200米,而且精度并不高,往往要密集布陣才能形成殺傷力。
二是,穿透力不足,火藥技術還未達到后世的水準,原始火藥的產生推進力并不大,不足以射穿那些穿戴盔甲的中高階超凡者。另外裝填也需要消耗很多時間。
三是,制造不易,如果說生產10萬把火槍,目前短時間尚能做到,但要立刻供應上200萬人的消耗,這還是有些困難。
但這也并非就是說火槍一無是處,但許多場合,無論是防守、試探、陣前殺傷一波,都有著很好的使用場景。而對于一些普通人,低階超凡者而言,火槍發射的子彈確實也是致命的。
真要對付那些中階超凡者,軍隊中則有數千人的魔晶槍部隊,其所使用的的魔晶槍和附魔子彈,乃是改進寒霜聯合的技藝后的第三代工藝產物。能有效殺傷序列5及以下的超凡者,對于序列6的存在也有不小威脅。
唯一制約他們的,就是魔晶槍低下的產量和昂貴的附魔子彈。
如果要用過往的時代來比喻,那大概就是接近一戰時的情況吧,槍騎兵等近戰部隊依然成建制存在,火槍開始作為各種輔助攻擊的手段。
第三紀1696年,蒼紅帝國對克蘭西亞開展了輪番進攻,200多萬大軍在天啟要塞附近和克蘭西亞相互對峙,形成連綿而焦灼的戰線,兩方開始投入各種戰斗力量較量。
其中不乏過往那些榮耀的旗幟,傳自西風的烈風騎軍宛如白色海浪,沖刷著金色平原上的敵陣,而蒼紅帝國這邊也涌現了諸多知名的軍團,藍衣長弓軍’‘熊盔重騎軍’‘毒蜂利刃團’‘夜梟暗殺隊’‘白角羚鹿救濟教團’這些在局部戰斗中依然發揮了不小作用,大大改善了局勢。
同時天空上,巴斯卡家的厄想之龍們也不斷轟炸和襲擊著天啟要塞附近大大小小的碉堡和城塞,試圖剪除這座要塞的羽翼,讓其成為一座孤城。
與之進行戰斗的是來自雛月議會的霸空烈甲龍、翼族的黑翼空戰軍團,提西嵐山脈的斬空烈雀,它們共同構建成分工明確的戰線,偵查、狙擊、圍攻這些血翼紅龍們,以抵抗其對下方城塞的轟炸。
當戰爭進行到冬季時,數個不好的消息傳來。
首先是一只奇襲部隊穿過嘆息山脈,進入天啟要塞后側,開始大肆破壞后勤路線,焚燒糧倉,阻斷補給線。
為了能給天啟要塞及時供應上糧食和后勤補給,克蘭西亞兵分兩路,一路從海上運輸,將急需物資運往前線,另一路則從軍中抽調精銳,追殺這只進入克蘭西亞內地的軍團。
但蒼紅帝國似乎也察覺到天啟要塞的困境,大量的船只從國內抽調,在帝王的命令下,沿著海岸線南下,前往天啟要塞之南的海域,阻擊運輸的船隊。
雙方在海上展開了激烈的交火,雖然克蘭西亞這邊的戰艦有技術優勢,但蒼紅帝國這邊有精靈的參與,其翔空作戰的靈活精靈,能輕松突破炮火的封鎖,降落戰艦,進行白刃戰,如此一來技術優勢就被大大抵消。
而相比之下,蒼紅帝國的船隊就多而廣,排布海面層層推進,將克蘭西亞的艦隊團團圍住,開始絞殺。若不是最后雛月議會的艦隊及時趕到支援,打開一條生路,克蘭西亞的新艦隊恐怕就得當場覆沒。
即便一切都在往好的發展,但不得不說,克蘭西亞沉淀的時間還是太短,蒼紅帝國倚仗三倍于星光聯合的人口,各種物資和人員都是碾壓,宛如大人欺負小孩。
陸地上,蒼紅帝國的那只騎軍幾次逃逸后終于被追逐上。
曠野上,棣屬于克蘭西亞的國立騎士團與蒼紅帝國皇室直屬的血槍騎士團相向對沖,純白和鮮紅的旗幟交織。雙方皆是軍中的精銳,有著高昂的作戰意志,在初戰中就殺的血流成河,慘烈無比。
而在最后雙方接近精疲力竭時,那位帶領血槍騎士團的首領突然發威,手持長槍殺入敵陣之中,斬卻數十桿白金風旗,帶領身后十幾人瞬息穿透陣線。
在其鼓舞而帶領下,這支軍團再次變陣,不斷絞殺對手,最后贏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