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種群的數量足夠大時,構建一個統一和諧的社會構架,會成為難度越來越高的一件事。
人們的思想差異越來越大,本身存在的形式也越來越不同。
而最后世間給予的解決辦法也無非是從身體上的統一(機械議會),和精神上的統一(原初之心),兩種而已。
這無疑是成功和強大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和主流思潮不同的差異化個體并不舒適。他們不得不照顧大部分主體的標準,而扭曲自己個體的傾向和意愿。
『如果相聚只有痛苦,那不如保持距離走向各自的道路。』
‘深海聯合’的思想宛如潛行浪潮海面下的孤鯨,他們并不愿抹殺自己的個性,融入統一的集體,但也承認統一帶來的強盛。
于是他們選擇了離去。
遠去地球后這些航船宛如進入空寂海洋的孤獨海鯨,暢游在這寂靜的深海星空。
這一支人類的分支錯過了古代人最為輝煌的時代,在機械議會的艦隊借助月亮王冠遍布銀河系時,他們宛如大海中的沙粒一般渺小,難以察覺。
然而古代人類的輝煌并不持久,其雖閃耀,卻又如流星一般劃過夜空,陡然消逝。
大災厄爆發后,數百億的生靈覆滅在艾竭卡之海,化作世界的余毒流淌。而這些‘深海聯合’的航船還在星空中冬眠航行,向著預定的恒星方向緩緩航行。
等他們蘇醒時,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后了。
在漫長的星空航行中,這些孤鯨們慢慢的從零開始,緩緩的改進技術,學習著星空生活的經驗。
他們不再定居于特定星球,因為那樣會招來混沌的幻影,而是四處流浪。
如此數百年,數千年,數萬年慢慢過去。
即便無法和機械議會那般指數化的攀升技藝和工藝,但在漫長時光的洗禮下,他們也逐漸超越‘機械議會’。
這時‘深海聯合’的成員也和人類原來的容貌有了很大的差異,就連基因序列也有所不同。
常年生活在星艦中,為了生活方便,她們以逐漸將身體改造成類似人魚的模樣。因為一生都在星艦內,腿不再是必需之物,反而在緩沖和保護的液體中,尾巴更為舒適。
并且這樣形態的人類也不再需要進食這種低效的方式攝取營養和能量。她們能用肌膚或肺部直接吸收液體中的營養,然后由皮膚的毛孔排汗一般,排出無用的廢物。
如果需要能量,身體可以直接吸收液體中的電能,作為補充。
在太空中遨游生活數萬年后,這些深海中的孤鯨偶爾碰面,終于有一小部分開始想念家鄉,那個蔚藍的母星。
然而此時的太陽系早已沒有地球的蹤影,其仿佛憑空消失一般。
尋找無果的孤鯨失落散去,再次駛向遙遠的深空,她們當中已經有人開始考慮離開這余毒彌漫的銀河系,前往更加遙遠的星系。
唯有一艘星艦的領頭者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那睡夢中若隱若現的感覺,指引著方向。
她選出依然保有同樣想法的同族,集結資源,打造了一艘新的航船,駛向那模糊的遠方。為了紀念這位有著崇高理想的首領,這艘航船也以她的名字命名。
歸鄉號-西芙奈蓮。
西芙奈蓮,這位人魚歌姬的形象在光影影像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