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僅有的那2次進“無我境界”的經歷,最后的解除“無我境界”的方式,都是待它自然解除。
現在可以以自己的意志進入“無我境界”后,緒方總算是清楚地發現了“無我境界”的2個特點:
第1個特點:以自己的意志進入的“無我境界”是可以中途停止的。只需中止源之呼吸即可。
第2個特點:進入“無我境界”會急劇消耗自己的體力。
舉個形象的例子的話,大概就是這樣——
緒方的身體是一個浴缸,緒方的體力是浴缸里面的水。
進了“無我境界”,就等于將排水口打開,導致浴缸里面的水快速排出。
若是打算中途退出“無我境界”的狀態,只需停止源之呼吸即可,就等于將排水口重新堵上,讓浴缸里的水不再快速排出。
浴缸里的水一旦完全排空,也就是緒方的體力完全耗竭之時,在體力重復恢復之前,無法再進入“無我境界”。
緒方就于昨日做了一次“使用‘無我境界’直到體力完全耗竭為止”的實驗。
在這場實驗的最后,退出“無我境界”之時,緒方便有種自己剛剛跑完了一場數千米的長跑的感覺。
這種疲憊感不僅是身體上的疲憊,更是精神上的疲憊。是身體+精神的雙重疲憊。
跑完一場數千米的長跑,并一口氣做完了十數張試卷的那種疲憊。
此前的2次進“無我境界”,緒方就飽嘗過“無我境界”的這急劇消耗體力的后遺癥。待從“無我境界”的狀態中退出后,潮水般的疲憊感便會瞬間涌來,讓人幾近喘不過氣來。
在將浴缸的排水口堵上后,若想重新打開排水口,只需再次使用源之呼吸便可。
而重新打開排水口的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會更短一些。
再舉個形象的例子便是:
從開始使用源之呼吸,再到進入“無我境界”的這個過程,有點像沉入海底。
隨著對海底的逐漸靠近,緒方的專注度逐漸提高,在抵達海底、專注度提升到最高時,便可進入“無我境界”。
中途退出“無我境界”,便意味著離開海底,開始上浮。
但在上浮到一半時,若是想再進一次“無我境界”時,因距離海底較近,所以所花的時間也會更短一些。
……
……
剛才練習“蟬雨”時不慎扯到的左肩傷口的痛感漸漸消退。
待痛感完全消退后,緒方重新將手中的兩根樹枝豎起,準備再練習一次“蟬雨”,多熟悉熟悉使用這招的手感。
然而——緒方剛把樹枝重新豎起,便陡然聽到紙拉門被拉開的聲音。
阿町既不敲門,也不通報一聲,就這么大大咧咧地將緒方的房間的房門給拉開。
“啊!”看到緒方拿著樹枝后,阿町驚叫一聲,“我不是都說了在身上的傷勢完全好之前,不可以亂動嗎?”
阿町一眼便看出緒方又在練劍,而沒有規規矩矩地臥床休息,沒好氣地沖上前去,將緒方手中的兩根樹枝一把奪走。
“阿町……”緒方朝阿町投去無奈的目光,“你進房之前,就不能敲下門或是通報一聲嗎……”
“干嘛?擔心我進房后看到你在做什么事情嗎?好了,不聊這個了,說正事。阿逸,淺井他來了。他說有重要的事要和你說。”
聽到淺井這個名字后,緒方挑了下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