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方一面認真聽著瓜生的講解,一面將視線投向正以緩慢的步法在街心走著的那十數名女孩。
即使沒有瓜生的講解,緒方也能一眼看出誰就是風鈴太夫。
因為實在是太明顯了。
風鈴太夫出巡的聲勢,可以用“前呼后擁”來形容。
前面先是2名粉雕玉琢、年紀大概只有10歲左右的小女孩。
這2名小女孩的頭發挽成島田髻,身著華美的服侍。
不論是身為花魁候補的禿與振袖新造,還是花魁本人,臉上都擦著厚厚的白涂妝。
白涂妝這種妝容之所以會流行開來,是因為在古代演出時并沒有現代這樣的各種燈光效果,很多時候只有昏暗的燭光照明。
你在不化任何妝的情況下在昏暗的環境下表演的話,會顯得你的臉很蠟黃,同時也讓人難以看清你的五官。
于是把自己的臉涂得白白的白涂妝應運而生。
把自個的臉涂白后,在昏暗環境中的視覺觀感和演出效果便會大大提升。
現在恰好是晚上。
在這種略微有些昏暗的環境下,這些女孩們臉上的白涂妝看上去并不會感覺瘆人,反而會感覺恰到好處,能夠很好地將這些女孩姣好的五官給勾勒出來。
走在那2名禿身后的女子,就是吉原現在唯一的一名花魁——風鈴太夫了。
在目光集中在風鈴太夫后,風鈴太夫給緒方帶來的第一印象就是——重。
倒不是說風鈴太夫身材很豐腴,看上去體重很高。雖然裸露在外的肌膚并不多,但緒方還是能夠透過風鈴太夫的臉頰胖瘦,看出她應該是一個身材很纖細的人。
之所以在看到風鈴太夫后,第一個浮現在緒方腦海中的詞匯是“重”,是因為風鈴太夫身上穿的、頭上戴的、腳上踩的,看上去都相當地重。
身為花魁候補的禿與振袖新造,身上都穿著華美的服侍。
但她們身上的這些服飾和花魁身上所穿的相比,那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你如果跟緒方說風鈴太夫身上的那件衣服比鎧甲重,緒方一點也不會吃驚。
因為風鈴太夫穿在身上的這些衣服又多又厚,一層疊一層,其厚度都可以與棉被一較高下。
除了身體之外,風鈴太夫的頭看上去也相當地重。
風鈴太夫現在所梳的發型是丸髻,頭發上插著一大堆緒方叫不出名字的飾品。
據緒方目測,這些飾品的數量應該在10件以上。
這么多的飾品,看著就覺得重。
除了頭上的這些飾品之外,風鈴太夫腳上所踩的木屐,看上去也同樣非常地重。
風鈴太夫她那沒有著襪的白嫩雙腳踩著一雙高度驚人的三齒木屐。
這雙木屐據緒方目測,高度應該在30厘米左右。
風鈴太夫的身高據緒方目測,大概在1米6以上、1米65不滿,在這個時代的女性中,已算是身材非常高挑的人。
一米六的身高,再加上這雙有30厘米高的木屐,讓風鈴太夫的身高直逼2米,都可以俯視身高只有1米7的緒方了。
因為風鈴太夫腳上的這雙木屐實在是太顯眼了,站在緒方身旁的阿町忍不住出聲用錯愕的語氣說道:
“那雙木屐是怎么回事啊?”
“那雙木屐名叫‘三枚歯下駄’。”瓜生淡淡道,“算是花魁專用的木屐吧。”
“看著就好重啊……”阿町嘟囔道,“而且花魁這步法是什么玩意啊?好磨嘰啊……”
風鈴太夫并不是像正常人那般走路。
而是在行走時,將腳先向身體外側踏出,畫一個半圓之后再在身體前方落地。
就這樣慢慢悠悠地向前走著。
“這步法名叫‘外文八字步’。”瓜生接著介紹道,“是一種很優雅的步法,一般要練上2、3年才能走好‘外八文字步’。”
“……這步法很優雅嗎?”阿町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著正以十分磨嘰的步法緩緩向前走著的風鈴太夫,企圖從風鈴太夫的身上找到“優雅”。
雖然對吉原和花魁的文化沒什么太深的了解,但對于花魁的這雙專用的木屐,緒方還是有所耳聞的。
據緒方曾經所聽說過的,花魁的這雙專用的木屐,每一只的重量都在5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