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角隱”,便是在新娘的發髻上圍繞一圈白絹,再佩上珊瑚簪或銀簪來做裝飾,有“收其棱角、溫柔順從”之意,蘊含著對新娘賢良淑德的希冀。
當初在選購白無垢時,阿町嫌“白棉帽”太丑了,戴上去像戴了個頭盔一樣,所以選擇了“角隱”來作為自己白無垢的頭飾。
終于到場的二人,以不急不換的速度走到了房間的最北端,然后并肩坐定。
緒方的右手邊往下依次坐著源一、牧村、近藤、瓜生。
阿町的左手邊往下依次坐著慶叔、琳、牧村、淺井、島田。
一般來說,位置離新郎新娘最近的都是新郎新娘的父母。
緒方和阿町的父母都已不在人世,慶叔和阿町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二人的關系親若叔侄,阿町也一直將慶叔視為自己的半個父親,所以慶叔坐在離阿町最近的位置上,一點問題也沒有。
但該由誰來坐距離緒方最近的位置?這就令人犯難了。
經過琳等人的討論,最終決定由源一來坐這個位置。
源一也算是緒方的師傅。
前陣子,緒方才剛在源一的指點下開發出了“龍尾·閃身”和“水落·二連”這2個新招數。
所以源一毫無疑問是最適合坐這個位置的人。
在緒方和阿町這兩個主人公到場后,婚禮也正式開始了。
首先是三獻儀式。
緒方和阿町的身前擺著一個小桌案,桌案上一早就準備有了有著小、中、大三種尺寸的紅色淺底酒杯,以及一壺酒。
緒方先拿起那個最小尺寸的酒杯,倒了差不多半杯的酒水后,然后端著這個小酒杯朝自己的嘴唇遞去。
這些酒該怎么喝都是有規定的。
不能一口悶,得先分三次飲用。
前2口都只讓嘴唇輕抿酒水,直到第3口才將杯中的酒水徹底喝下。
喝干凈杯中的酒水后,緒方將手中的這個小酒杯遞給身旁的阿町。
將這個小酒杯重新倒滿半杯酒后,阿町重復了一遍緒方剛才的步驟,分三次飲用完杯中的酒水。
二人都用這個小酒杯喝完酒后,阿町將手中的小酒杯放下,拿起那個中尺寸的酒杯。
這次換成阿町先喝酒。
阿町往這個中酒杯倒了半杯酒水后,像剛才那樣分三次飲用,接著把這個中酒杯遞給緒方,并往這個中酒杯中重新倒上了半杯酒,然后緒方也分三次把中酒杯的酒水喝凈。
將中酒杯中的酒水喝凈后,緒方放下中酒杯,拿起那個尺寸最大的酒杯,接著把剛才的喝酒步驟又重復了一遍。
自己先分三口喝凈酒杯中的酒水,然后再將這個大酒杯遞給身旁的阿町喝酒。
這便是“三獻儀式”,“三獻儀式”也被稱為“三三九度”,有點類似中國的“交杯酒”。
三個不同尺寸的酒杯象征天、地、人。
“三”在日本文化中是吉祥的陽數,所以這三個酒杯中的酒水都得分三次飲用。
三個酒杯都分三次飲用,所以新郎和新娘都得喝九口酒,而“九”在日本文化里是極陽數,代表了無上的喜悅和吉祥。
舉行完“三獻儀式”后,下個環節便是“誓詞奉讀”。
誓詞由新郎負責朗誦,新娘只需要在最后念誦宣誓人的名字時念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
順便一提——緒方他們的誓詞是間宮負責寫的。
在緒方打算找專業人士來幫忙謄寫誓詞時,當時剛好在緒方身旁的間宮幽幽地說了一句:
“我以前參加過很多人的婚禮,所以我會寫誓詞。”
于是緒方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間宮來幫忙寫誓詞。
而間宮寫的誓詞竟還真的十分正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