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生劍館成功靠著這牌匾和這些被牌匾給吸引來挑戰的年輕人,在附近打響了名氣。”
“原來如此……”緒方輕輕地點了點頭,“這個寶生劍館的館主還蠻懂經營的嘛……”
這樣的經營方式,緒方在前世見過很多遍了。
整點噱頭來吸引大眾的目光與流量。
這種“整噱頭,引流量”的經營方式在前世很常見,但在這個江戶時代倒的確是相當少見。
“武士大人,請問還有什么事嗎?”中年人躬身詢問。
“嗯。沒什么事了。”緒方從懷中掏出2枚銅幣,遞給了中年人,“感謝你的幫助。”
“哪里的話!哪里的話!”中年人一邊用雙手接過緒方遞來的銅錢,一邊喜笑顏開地說道,“能幫上武士大人的忙,是我的榮幸啊!”
在這名中年人興沖沖地揣著緒方充作謝禮的那2枚銅錢快速離開后,緒方將視線再次投到身前的這副寫有“歡迎討教”的牌匾。
“現在真的是世道不易啊……”阿町唏噓道,“連劍館都得想方設法地尋找能吸人眼球的方法。”
說罷,阿町換上半開玩笑的語氣朝緒方問道:
“如何?有興趣進去看看罵?”
“我非常有興趣呢。”緒方的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他有一種預感。
他預感到:他似乎找到能夠刷經驗、刷等級的地方了……
……
……
這座寶生劍館的建筑布局是這個時代的大戶人家很典型的布置——外圍有一側圍墻,劍館和圍墻中間的那片空間便是院子。
雖然圍墻的大門內外沒有看守,但劍館的館門處卻有兩名年輕武士在那守著。
緒方和阿町穿過圍墻的大門,踩過一條由白色細砂鋪成的小道,來到道館的館門前,這兩名守門的武士便攔住了緒方和阿町。
其中一人簡單地打量了緒方和阿町幾眼后,便出聲問道:
“請問二位是?”
“是來討教的。”緒方一邊露出淺笑,一邊抬起左手搭在他左腰間的兩柄佩刀上。
自掛出那個吸眼球的牌匾后,名為討教、實為踢館的人一下子就變多起來,所以這2名守門的年輕武士也已經習慣了這種時不時就會有人被那牌匾所吸引,然后上門討教的生活了。
面露了然之色后,將身子一側,讓出通路的同時,將館門打開。
“請跟我來。”
剛才那名問緒方話的年輕武士領著緒方朝劍館深處走去。
在將緒方和阿町領去道場時,年輕武士朝身后的緒方介紹道:
“你可能要在道場那稍等片刻。”
“因為剛才剛好也有4名外地來的武士上門來討教。”
“現在應該正打得火熱吧。”
“沒關系。”緒方應道,“我時間多,所以不著急。”
穿過了一條不算長的長廊后,年輕武士領著緒方二人來到了一扇寬厚的木制拉門前。
緩緩將這扇木制拉門給拉開后,股股熱氣以及由汗水、腳臭等各種氣味混合在一起的“毒氣”朝緒方和阿町撲面而來。
聞著這稍微有些嗆鼻的味道,緒方不僅暗道著:
——這味道真是久違了啊……
這種由汗水、腳臭混合而成的“毒氣”,也算是每座道場都會有的氣味了。
緒方上次進入劍館,都已是今年夏天、在京都的時候了。
時隔幾個月沒再接近過劍館,讓緒方都有些不適應這難聞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