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刀術?”緒方挑了挑眉,眼中浮現出感興趣的色彩。
倭刀術的大名,緒方在前世都有聽聞過。
很多人誤以為倭刀就是武士刀,這其實并不對。
倭刀是以武士刀的弧形刀身與中華劍的劍柄結合,使得同時能夠使用中日的刀法技巧的刀具。
據傳,倭刀術的創始人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
“沒錯,就是那個據說已經在唐土失傳了的倭刀術。”
“不凈齋不知在何處習得了倭刀術,然后將倭刀術修練至登峰造極。”
“凡是與他為敵的人,都會被他的倭刀殺得片甲不留。”
“因為和他為敵、與他戰斗后,周圍的土地一定都會被敵人的鮮血給弄臟,所以他自號‘不凈齋’。”
“我還從沒見過倭刀術是什么樣的呢,所以在知曉這號人物后,就一直在尋找他,想親眼見識下倭刀術。”
“只可惜找了這么久,連不凈齋的影兒我都沒看到。”
“因為不凈齋只在陸奧這一地有名氣而已,所以基本只有陸奧人才知道這號人物的存在。”
“不僅找不到不凈齋,就連不凈齋到底長什么樣也查不到……”
“你找不到不凈齋,并且查不到不凈齋的模樣,是正常的。”土屋冷不丁地說道,“畢竟在四十多年前,就再沒有任何和不凈齋有關的消息傳出了。”
“四十多年?”緒方發出低低的驚呼,“那這不凈齋的年紀也挺大了呀。”
“嗯。”土屋點點頭,“不凈齋如果還活著的話,那他今年應該快70歲了。”
“據我所知,不凈齋在四十多年前于陸奧打響名氣后沒多久,就突然不知所蹤了。”
“沒有人再見過他。”
“也沒有任何和他有關的事跡再傳出。”
“整個人就像直接消失了一般。”
“所以我覺得不凈齋有可能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經死在某片不知名的地方了。”
“就算沒死,他今年也應該6、70歲了,也快要死了。”
聽到土屋的這番話,火坂不以為然地大笑著聳聳肩:
“你剛才所說的,都只是你的猜測而已!人家不凈齋說不定仍在某地悠閑地繼續練著倭刀術呢!”
“反正我時間多,在真的確定不凈齋已經死掉之前,我會一直找下去的。”
“倭刀術這種產自唐土、但卻已經在唐土失傳的劍術,如果不好好見識下的話,就實在太可惜了。”
……
……
與此同時——
位于村子中央的某座屋子內。
此時此刻,這座屋子內有著不少人。
村中較有地位和威望的人此時都齊聚于這座屋子內。
這座屋子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這座村的村長——一名腦袋上的頭發都已變得稀疏、花白的老頭子。
老村長坐在屋子的廳房的最中央。
其余人則都圍坐在老村長的身旁。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一共招來了5名武士了嗎……”老村長用沙啞的聲音說道,“5個……數量還是少了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