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曾主動詢問過島助,問他是否了解蝦夷。
只可惜只收到否定的回答。
島助以前和同村的村民們所過的生活十分閉塞,鮮少與外界進行交流。
據島助所說,他們村子基本沒和蝦夷接觸過。他對蝦夷的了解也很少。僅從長輩那聽說過一些蝦夷的奇怪習俗——比如稱吃過人肉的熊為“烏恩卡姆依”,以及幾句簡單的蝦夷話而已。
身上還帶著點洗完澡后的熱氣的緒方盤膝坐在島助的身旁,然后朝島助說道:
“島助先生,今天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來聽你講故事了。”
“哦?”島助的眼中閃過幾分驚訝,“你是要離開這里了嗎?”
“嗯。”緒方點點頭,“明天早上我就要和內子離開錦野町,今夜是我在錦野町的最后一夜。”
“這樣啊……”島助咧開嘴,露出充滿善意的笑容,“那我就提前祝你和你妻子一路順風吧!”
“既然今夜是你留在錦野町的最后一夜,那今夜就好好地聽我的故事吧。”
“畢竟是最后一次了了。”
“我正有此意。”緒方笑道,“不過你今夜的故事不要講得太長哦。講得太長的話,我可能沒法聽到最后。”
雖然從島助的口中得不到什么很有用的情報,但是他的那些狩獵故事倒十分地有趣。
聽島助講故事,也成了緒方這段時間的重要消遣之一。
只可惜有時候島助講的故事太長了些,故事還沒講完,就因阿町已經洗完澡了,不得不將才聽到一半的故事放下、離開澡堂。
“好。”島助大笑了幾聲,“那我今天就盡量挑個稍微短一些的故事來講吧!”
此時,島助的身旁已經聚來了平常也喜歡聽島助講故事的人。
見聽眾都來得差不多后,島助清了清嗓子,然后準備開啟今天的故事時——
“島助先生!蝦夷地那里據說金礦遍地,請問這是真的嗎?”
這句疑問的主人,是圍在島助周圍的聽眾中的一員——一個年紀大概只有十余歲出頭的少年。
對這名少年,緒方有些印象,是島助的老聽眾了。
聽到這名少年的反問,島助先是愣了下,然后反問道:
“你問這個做什么?”
“我聽今天光顧我們家居酒屋的武士們說的。”少年道,“那些喝醉酒的武士說蝦夷地那里遍地金礦,說想去那里淘金致富。”
“呵。”島助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冷笑,“蝦夷地哪可能遍地金礦,如果蝦夷地真的遍地金礦的話,幕府早就出兵占下蝦夷地全土咯。”
“蝦夷地遍地都是金礦什么的,只是大家以訛傳訛而已。”
說到這,島助拿起一旁的茶杯,喝了口茶水,潤了潤喉嚨后,接著說道:
“不過蝦夷地那里倒的的確確有黃金。”
“我以前聽我父親說過,在二百年前江戶幕府剛開幕時,有人在蝦夷地的逐條河流里淘到了砂金。”
“這則消息一傳出,數以萬計的投機分子涌到蝦夷地,打算淘金致富。”
“不過金子并沒有那么好淘,這些涌到蝦夷地淘金的投機分子基本都是血本無歸。”
“而且他們那種擠占各條河道的粗暴淘金行徑,也惹惱了蝦夷們。”
“雖說蝦夷們仍過著十分原始、野蠻的生活,但他們如果鬧起來,也是一件麻煩事。”
“為了平復蝦夷們的情緒,坐鎮在我國最北部、有監視蝦夷之責的松前藩,在幕府的幫助下,下令嚴禁入蝦夷地淘金。”
“抓到一個淘金者,直接就地正法。”
“在幕府和松前藩的‘淘金禁令’下,原本被那些淘金者折騰得烏煙瘴氣的蝦夷地總算是重歸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