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聲看過去后——原來是兩頭鹿。
這2頭鹿的頭頂有著又長又大的鹿角,煙褐色的毛發上有著幾點白斑,非常雄壯,即使被厚重的毛皮覆蓋著,也能感受到它們的四蹄所蘊藏的強悍力量。
這兩頭鹿似乎也發現了緒方和阿町。
它們連看都不看緒方和阿町一眼,便撒開四蹄,迅速地從二人的視野范圍內離開了。
望著這兩頭匆忙離開的鹿,阿町發出低低的感慨:
“蝦夷地的鹿可真是多啊……”
深入松前藩以北的蝦夷地腹地的這5天,緒方和阿町沒見著半個除他們倆之外的人影。
和人也好,蝦夷、露西亞人也罷,緒方他們一人也沒見著。
反倒是已經見了不少的動物。
截止到目前為止,緒方和阿町見得最多的動物就是鹿。其次就是松鼠、兔子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
鹿簡直隨處可見,每走一段距離,就能見著鹿。
因為見到鹿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緒方和阿町現在在見著鹿后都見怪不怪了。
“剛剛的那2只鹿可真大啊。”阿町隨口說道,“應該是我們目前所看過的最大的鹿了。”
“說到大。這種鹿還不算大啦。”緒方笑了笑,“我聽說在唐土和南蠻的國家那,有一種名為‘駝鹿’的鹿。這些鹿才叫大。”
“駝鹿光是肩高,基本就有6尺到8尺高(一尺:30厘米)。”
“啊,我以前也聽別人說過這種動物。”阿町點點頭,“有機會的話,真想親眼看看這駝鹿是否真的如傳聞中的那么大啊。”
“除了駝鹿之外,我還想看看麒麟是長什么樣子的。”
阿町摸了摸自己的天鵝頸。
“我聽說麒麟的脖子都很長,有3、4間那么長。(米)”
“而且聽說只要觸碰到麒麟,就能沾上麒麟的祥瑞,之后的一段時間就能變得幸運起來。”
“不知是不是真的這么神奇呢。有機會的話真想親眼瞧瞧麒麟啊。”
趕路的時光一直是很無聊的。
所以為了打發時間,緒方和阿町常常會像現在這樣隨意地聊著一些亂七八糟的話題。
緒方雖然也沒有親眼見過駝鹿,但他有在網絡上看過相關的照片——一頭站在小汽車旁邊的駝鹿。
有了駝鹿做參照,那輛小汽車都變得嬌小起來。
這張讓緒方直觀地感受到駝鹿之巨大的圖片,給了緒方極大的沖擊。
阿町剛才口中所說的“麒麟”,雖然有著這個相當霸氣的名字,但實質上只是在非洲非常常見的一種動物而已。
這種動物就是——長頸鹿。
為何要把長頸鹿稱為麒麟——這都得從一個名叫鄭和的太監開始說起。
當年明初的鄭和下西洋時,行駛到東非時,在東非發現了長頸鹿。
因為長頸鹿的外貌和書上所記載的麒麟的樣貌非常相似,所以鄭和就認定長頸鹿就是傳說中的瑞獸麒麟,興沖沖地將麒麟帶回國。
就這樣,鄭和成功帶偏了日本對長頸鹿的稱謂。
身為穿越者的緒方,自然知道所謂的麒麟就只是普通的動物而已,并不是什么傳說中的瑞獸,觸碰它也不會沾染上什么祥瑞之氣。
但緒方也不方便跟阿町解釋麒麟的真面目,而且他也不忍心打破阿町對麒麟的美好幻想。
因此緒方就只能露出一抹帶著幾分古怪在內的微笑,隨口應和道:
“只能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幕府也能像當初唐土的明國一樣,派個人渡海遠洋,像鄭和一樣拉一、兩頭麒麟回來。”
“這樣我們也能一睹麒麟的風采了。”
“嗯……其實相比起麒麟……”阿町沉思片刻,“我更想讓幕府拉獅子和老虎回來呢。”
“獅子和老虎?”緒方問,“為什么?”
“因為獅子和老虎也是我們日本國沒有的動物啊。”阿町道,“我從小時候起就聽說獅子和老虎是很兇猛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