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卷宗上記錄著前日那場“歸化蝦夷暴動”事件的種種詳情。
從平民們的傷亡數字,到將兵們的傷亡數字,再到目前的調查結果……這份卷宗上無所不包。
幾乎與松平定信形影不離的小姓——立花,現在則是恭敬地跪坐在松平定信的身后不遠處。
待看完這份卷宗上的最后一個字符后,松平定信將這份卷宗合上,然后長出了一口氣:
“看來……會津也好,仙臺也罷,我們似乎都有些低估了他們的實力了呢。”
“竟然能夠僅付出這么一點的傷亡,就打垮了暴動的暴徒們。”
“在現在這種武士們普遍都自甘墮落的大環境下,會津和仙臺竟然還能有這樣勇猛的猛將,真是難得。”
“更難得可貴的是——除了生天目之外,會津、仙臺的這些猛將都很年輕……”
說罷,松平定信像是說到了什么傷心處一樣,重重地長嘆了一口氣。
“可惜了,這樣的年輕人才,若是能歸我們幕府所用就好了。”
松平定信剛才翻閱完畢的那份卷宗,里面詳細地寫明了在平定暴動時,會津、仙臺兩軍的表現。
通過卷宗的說明,不難看出——會津、仙臺兩軍之所以能在這么快的時間內、以這么低的傷亡打垮暴徒,除了是因為松平定信有派幕府軍的鐵炮手去堵暴徒們的后路之外,也跟仙臺、會津兩軍的將領足夠勇猛有關系。
兩軍的將領都身先士卒,在激勵將兵們的士氣的同時,也憑著能以一當百的武藝,將暴徒們的隊伍、陣型給撕成碎片。
這讓松平定信不禁感到有些羨慕了起來。
他們幕府軍中懂得排兵布陣的將領不少。
但武藝出眾、能夠身先士卒的猛將就沒有多少了。
論勇猛程度,能和蒲生、仙州七本槍他們作比較的,大概就只有身為全軍總大將的稻森了。
松平定信有感于現在的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才的凋敝,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
值得一看的青年才俊太少了——這是松平定信自上任老中以來,最大的心病之一。
“現在我們幕府值得培養的年輕人才,真是越來越少了。”
松平定信緊接著又補了一句感慨。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突然在松平定信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在這道身影從松平定信的腦海中閃過后,松平定信微微瞇起雙眼,背在身后的雙手緩緩攥緊。
這道身影的主人,是他一直心心念叨著的“值得培養的人才”。
只可惜——這個家伙放了他的鴿子,至今杳無音訊。
一想到自己被這家伙放鴿子了,就有些……生氣。
不僅是在為自己受到蒙騙而感到生氣。
同時也是在為一名值得培養的青年才俊就這么從他眼皮弟子下消失了而感到生氣。
“老中大人?”注意到松平定信的異樣的立花用小心翼翼的口吻問道,“您怎么了?”
“……沒什么。”松平定信輕輕地搖了搖頭,“只是突然想起了某個讓我有了不好的回憶的人而已。”
“立花,你親自跑一趟,去幫我把稻森叫來。”
“將兵、輜重、開戰的理由——這些都已準備完畢了。”
松平定信幽幽道。
“是時候該著手將我幕府的三葉葵旗插到‘紅月要塞’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