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突然轉身逃跑的蒲生,他先是一愣,然后氣急敗壞地在心中大喊道:
——竟然逃跑!
剛才的戰局已是蒲生占了上風,所以面對突然逃跑的湯神,蒲生自然是下意識地認為湯神是因為自覺打不過他而逃跑。
蒲生可沒有放任就快煮熟的鴨子飛掉的壞習慣。
他提著手中的太刀,朝逃跑的湯神追去。
因起步晚,再加上湯神的腳程又極快,所以在蒲生前去追擊時,已落后湯神一大截。
蒲生是十分傳統的那種武士——重視榮耀勝過重視性命。
湯神這種臨陣脫逃的行為,在他眼里,是極為可恥的行為。
對這種極為可恥的行為極為鄙視,同時也想著用言語來逼湯神回頭來繼續跟他戰斗的蒲生大喊道:
“竟然臨陣脫逃!你……”
可惜的是,他的話才剛喊出一半,剩余一半的話語,便再也說不出來了。
因為——他看到了一點寒芒。
原本正在他前方跑路的湯神,突然以極快的速度貓腰、以左手撿起地上的一桿不知是哪位士兵遺留的長槍。
右手抓刀,左手持槍的湯神,在將槍身抓到手掌心的下一瞬,便突然以一種十分怪異,但卻相當凌厲的姿態,將槍用力向身后仰去。
后仰的槍尖,直直地刺向追趕在湯神身后的蒲生的胸膛。
望著在自己視野范圍內極速放大的這點寒芒,蒲生的瞳孔劇烈收縮。
他認得這槍術。
這是唐土槍術中的某招很著名的招式。
他曾經從某個曾在唐土游歷過、學習過唐土槍術的武士演示過唐土的槍術——那名武士就曾演示過這招。
因這招的威力之大、實用性之強,給蒲生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所以蒲生瞬間認出了現在湯神所用的這一招,正是曾給他帶來過極深印象的這招槍技。
蒲生記得——唐土人將這招槍技命名為:
回馬槍!
已經來不及躲閃了,所以蒲生揮刀斬向這點朝他胸膛直刺而來的槍尖,試圖將這桿長槍給格開。
他的動作很快。
但這桿槍的速度更快。
鐺!
撲哧!
銳利的槍尖直接洞穿了蒲生的鎧甲,刺進了蒲生的血肉之中。
蒲生的雷走雖然沒能將湯神的槍給完全擋開,但成功讓長槍刺擊的方向偏離,沒有刺中胸膛,只刺中了蒲生的左肩窩。
但這劇烈的疼痛,還是讓蒲生一邊發出痛苦的呻吟,一邊雙腿發軟。
湯神一把扔掉了手中的仍插在蒲生體內的長槍,一個飛躍躍至蒲生的身前,對準蒲生的腦袋來了記橫斬。
面對死神的迫近,蒲生的求生欲轉化為了力量,他咬緊牙關,奮力抬起手中的刀,想要擋住湯神的橫斬。
又是一記震耳欲聾的刀刃撞擊聲響起。
蒲生的刀沒能擋住湯神的刀,但卻有抵消掉湯神這記斬擊的力量。
威力被抵消的斬擊,擊中了蒲生被頭盔保護著的左側腦。
蒲生的頭盔救了蒲生一命——蒲生沒有斃命于這記斬擊中,但救了他一命的頭盔卻被重重擊飛,飛得高高的,然后劃過一條漂亮的拋物線掉落在不遠處的地上。
蒲生雖未死,但這巨大的沖擊,讓他感覺自己的腦袋像是被一個鐵錘給擊中一般,雙眼發黑,腦子里發出“轟轟轟”的響聲。
強烈的眩暈感,讓蒲生僅是握緊手中的刀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湯神再次將他的刀高高揚起,準備結果了眼前已無力再做反抗的蒲生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