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明知稻森目前的情緒極差,但某名親信還是壯著膽子朝稻森說道:
“大人,請盡快將本陣的位置后移吧!”
稻森發出剛才的那通咆哮、簡單地發泄過后,情緒也變得平靜了些。
攜著本陣撤移毫無疑問,這是一件會被他人恥笑的事情。
但稻森現在也管不了這么多了。
“……后撤!”稻森的這番話,近乎是從緊咬的牙縫中擠出來的,“往第1陣的方向后撤!”
聽到稻森的這命令,本陣的其余人紛紛如獲大赦,以各自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進行著本陣遷移的準備。
本陣的遷移,其實也不需要多準備什么只需將代表著本陣的那面帥旗被搬走即可。
在下達了遷移本陣的命令后,稻森猛地想起了什么,扭過頭取,朝身旁的松平定信正色道:
“老中大人,戰場刀槍無眼,老中大人您若還留在本陣,實在太危險了,請您暫且撤離此地,靜待我等大勝的好消息吧!”
或許是因為焦急的原因吧,稻森的這番話毫不委婉,直截了當地讓松平定信快點逃。
對于稻森的這番極其耿直的話,松平定信也沒有那個心力與時間去追究了。
他用意味深長且糾結的目光,深深地看了身前的稻森一眼后,點了點頭:“我知道了。祝君武運昌隆。”
松平定信哪兒會聽不出稻森這番話中暗藏的意思都直接讓松平定信離開本陣了,這便說明:稻森自個也不確定能否擋下緒方逸勢了……
松平定信怎么說也是武士,而且還是出身自德川家、身上有著幕府將軍的血統的武士,自幼所接受的武士教育,讓松平定信對“逃離戰場”這個詞匯有著近乎本能一般的厭惡。
但做了多年的政治家后,長年的政治生活讓松平定信悟出了一個道理:活著比什么都重要,只要還活著,那么一切事情就都還有機會。
這份理智壓過了本能。
稻森將本陣三分之一的衛兵都調給了松平定信,護送松平定信離開。
松平定信在這些衛兵的擁護下離開本陣時,不自覺地扭頭看向了緒方現在所在的方向臉上的糾結之色,變得比剛才更甚。
如果可以的話,松平定信其實還想在本陣這里多留一會。
他想等緒方逸勢靠近一點后,仔細看看他的身材、他的佩刀、他的眼神……
他還沒有確認緒方逸勢與真島吾郎到底有幾分異同……
……
……
第4陣、第5陣都是會津軍的將兵,論戰斗力,會津軍的戰斗力遠在第一軍之上,但第4陣、第5陣的將兵們潰敗的速度,反而還在第6陣、第7陣之上。
只因恐慌的情緒已經徹底傳開了。
對于一支軍隊來說,恐慌的情緒一旦大規模傳開,那將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一支大軍因恐慌情緒的傳播而直接崩潰掉在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了。
這些將兵又不是眼睛瞎掉了,他們中的不少人都親眼看到了后方3個千人規模的軍陣,是如何被這寥寥數十騎給打穿、打得潰不成軍的。
更要命的是:有不少的潰兵還跑到前方的還未受攻擊的軍陣那兒。
這些潰兵,就是行動的“傳染源”。
他們為逃命而撒開的雙腳,他們驚恐的尖叫……源源不斷地給周圍的人帶來恐慌。
而黏在這幫潰兵的屁股后頭窮追猛打的緒方等人,在讓這些潰兵幫他們一起破壞軍陣、進一步傳播恐慌情緒的同時,也不斷制造著新的、更多的潰兵。
如此一來,便造成了一個對緒方等人來說相當優良的良性循環:潰兵幫他們破壞軍陣秩序,制造出更多的潰兵,而更多的潰兵進一步破壞著軍陣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