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山上常年綠油油的,上面的植被多,當然,深山里面的動物也多。
俗知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著大福山能養家的不少,所以,這山才被稱為大福山。
常年有獵戶在里頭打獵,還有一些藥農去里面采藥,當然,附近的村民們,大部分就是撿些菇子,挖些野菜,像蘇錦繡這樣挖到了一株花去賣的,可以說是頭一份兒了。
當然,主要是這花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柳承恩給蘇錦繡的方子,其實就是一個做果醬的方子。
柳承恩知道蘇錦繡識字,更準確地說,蘇家除了嫁進來的張桂花,其它人都是識字的。
這也是蘇保柱有遠見,哪怕是讓他們在地上寫寫畫畫,也得讓他們識字,會寫字。
方子寫地很詳細,蘇錦繡看完之后,就覺得這方子能讓全村子的人都富起來。
實在是太精妙了!
“四郎,這,這東西太珍貴了,我不能收。”
“你拿著吧,我母親這方面不行,家中小妹又太過年幼,這方子到你手上,才能真正地發揮它的作用。”
蘇錦繡一愣,看著柳承恩誠意十足的眼神,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到底,還是鬧到了蘇保柱和楊氏那里。
四個人在屋子里嘀咕了一陣之后,還是蘇保柱拍了板,這方子就讓蘇錦繡收著,然后試著做一做,等以后賺的銀錢,給柳承恩五成。
柳承恩卻不肯應,“伯父,使不得,我一不下銀錢做本,二不曾投入人力做工,這五成我拿的實在是虧心。這樣吧,先讓繡姐兒做著,若是真賺著錢了,我拿兩成足矣。”
蘇保柱覺得女婿太吃虧了,可是柳承恩堅持,他們也沒辦法。
“繡姐兒,等你做好之后,先到書院找我,我會聯系好賣家。”
如此,蘇錦繡唯一擔心的事情也沒有了。
晚上,一家子人坐在一起,又把這果醬的事情說了。
蘇保柱擔心做生意會影響到柳承恩的名聲,再加上他那些涼薄的親人,總歸是個麻煩。
“所有人把嘴巴都閉嚴實了,誰要是敢說出去這方子的來路,那以后就別怪我不認人!”
“知道了,阿爹。”
見孩子們都點了頭,蘇保柱這才接著跟大家伙兒商量著這容器的問題。
“阿爹,我覺得咱們可以先用竹筒做一陣子,看看效果如何,之后不行的話,咱們再訂一批小陶罐。”
“可以,那明天你就找幾個人去一起砍竹子做竹筒,找幾個干活勤快的,一天給二十個銅板。”
“成,我現在就去問問。”
蘇大郎又想了一下,“那我明天還去鎮上賣糕嗎?”
“不去了。”
說話的是蘇錦繡,“大哥以后就把去鎮子上賣點心的事交給二堂哥去做吧。你以后就在家里幫襯著。這以后里里外外來的人多,家里只有我們幾個女人可不成。”
蘇大郎立馬明白了妹妹的用意,“好,那我都跟他們打好招呼。”
二愣子的腿還沒好利索,不過第二天一早也是緊忙地過來了。
主要是餓的。
雖然他叔也管了他兩天飯,可都是一些稀糊糊,撒泡尿就沒了,哪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