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繡回家后第一件事,便是先琢磨著試做哪一道點心最合適。
灶房那里每天有四五個女人忙碌著,蘇錦繡倒是可以在灶火閑下來的時候,可以試著做自己的新點心了。
現在院墻已經圍了起來,蘇錦繡也不必擔心方敏一家子偷窺了。
蘇錦繡花了兩天半的時間,總算是把云片糕給做出來了。
最后的切片,蘇錦繡覺得自己可能做不來,還是喊了阿娘過來幫忙。
等到全家都嘗了這云片糕之后,不由得個個豎起了大拇指。
“可以呀,繡姐兒,你這手藝真地是沒得挑了。不錯,總算是沒有白瞎了那么多的好東西。”
蘇錦繡試了好幾鍋,不是成不了形,就是這個甜度不對,再不然就是最后的口感差了。
最后這一鍋,才算是真地符合了方子上所寫的那種成果。
“這個東西好,咱們可以提前做,以后就白天做出來,正好第二天一早再去賣。”
“這個咱們要怎么賣?”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又開始商量了起來。
因為又要做云片糕,所以幾個女人更忙碌了。
好在多了楊大娘和桃花婆媳倆,不然可能要忙暈頭了。
二愣子每天都是固定的打上幾趟柴,然后再幫著去打理地里。
現在家里頭蓋房子,二愣子不懂這個,也不好跟著摻和,每天上午就學著虎子和蘇瑾行挑擔子出去賣糕點,后晌回來了再下地。
這一天天的,倒是忙地連軸轉了。
蘇大郎看他這些日子吃的不少,可人還是迅速地瘦了下去,尋思著不行,便把打柴的活交給了別人。
傅家的點心鋪子里又上了新點心,名叫云片糕。
不足兩天,便已經傳得縣城里人人皆知了。
傅家的點心鋪子自打跟蘇家合作以來,生意那叫一個蒸蒸日上。
連帶著傅老爺的臉上都是停不了的笑意。
他們家的鋪子可不止這一家。
云片糕是用的木盒包裝。
給點心鋪子里的都是那種大盒子,每盒能做一百塊兒。
幾個大木盒子來回地反復使用,倒是免了一些工料。
傅家的點心鋪子是蘇家最大的客戶。
這每天出來的點心,僅僅是傅家就能吃下去一半兒多。
特別是這云片糕一出來,第二天傅家的需求量就漲了一倍。
傅掌柜也不是沒讓自己鋪子里的師傅試過,可是做出來的東西,要么就是口味上差了些,要么就是口感不及蘇家的。
特別是那鮮花餅,試了多少次,根本就做不出來那種味道。
后來傅掌柜也干脆就不試了。
白瞎了那么多的材料,還不如直接跟蘇家買呢。
蘇瑾行現在一天出去擺攤子賣點心,少的時候能賺四十文,多的時候,能賺到六十幾文錢。
現在又有了云片糕,蘇瑾行樂得臉都笑成了包子。
點心樣數越多,他這生意就越好做。